第366章 李靖来要粮,粮食不是这样算的(2 / 2)
不久,贝仙女便结合李佑拿出的书籍,研究出来了新一代的军粮。
最近,黑格正在研究如何加大产量的方法,李佑相信很快就有成果了。
而且,即便是没有工业生产,只是依靠人力,也能达到不俗的产量。
直到此刻,李世民才从
震惊中恢复过来。
刚才李佑心中的那一番计算,李世民那可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实实在在的粮食产量大爆炸,让李世民惊喜不已。
粮食问题可是困扰历代君王的一大问题。
尤其是在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历来地窄人稠,所产的粮食在平时就已经难以满足关中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一旦出现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关中地区便经常发生饥荒。
前朝隋文帝就因为长安饥荒,不得不带着一干王公大臣东移到洛阳就食。
而隋炀帝杨广发动男女百余万开凿通济渠,打通大运河,其中很大的一个目的便是为了方便立都关中的帝国,接收来自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财赋。
近来李佑发行的第三只国债水利债,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其实就是花费在了大运河的维护上。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江淮地区的粮食能够方便运往关中。
所以在得到了粮食丰收、国库充盈的消息后,李世民震惊不已。
而相对于粮食,李佑心中想的那新式军粮,李世民便不太看重了。
他随口说道:“既然佑儿觉得此事可为,那朕便任命卫国公和佑儿处理此事。”
“听说,神策府还在研制新式军粮,这一次也可以带去草原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