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 3)
体,显见济北相大幅削弱了贼徒的气势。”
荀彧的音色如悦耳的鸟鸣,缓和了僵持的气氛。
“与其央求贼徒归还遗体,不如就地取材,雕刻济北相的木像祭祀之,以此激励将士奋战。”
荀彧顺着程立的思维,取得两全其美的办法。
鲍信虽卒,旧部仍存,只要鼓舞旧部奋战,就能激励曹操的军队,达成协力作战的目标。
官军即便畏战,若听闻遗体可能遭贼人所屈辱,也不会一心求逃。
“……”
程立回望荀彧,展露了笑容。
“……看来是吾忽略了。”
曹操站起身,重新思索应行之道。
“不过,吾还有几处难点需要理清。”
曹操以手请程立归位,现在的他没有虚张声势的必要。
“第一,百姓不愿协同作战,两位可有想法?”
曹操虽得兖州官员之助成为兖州牧,但他在百姓间的声势不足,有孤军奋战的悲叹,也是让他动弹不得的原因之一。
“……”
程立看向荀彧,以眼神暗示那件事。
“曹将军,我已同意使程仲德任寿张令,请您准许。”
荀彧拱手,向曹操提出请求。
“……”
曹操盯着荀彧,未发一语。
“(即使逾矩,我也……)”
荀彧的右手不禁绷紧,未经长官允许就擅自许诺,是身为一名下属绝对不可犯的错误。
但是,情况危急,当时的荀彧必须答应。
“程仲德曾多次率领乡勇抵抗黄巾贼,是兖州知名的英雄,现在请他镇守寿张,招引百姓共同抗敌,可解曹将军的心头之忧。”
荀彧要以公事为上,说服曹操。
“……”
曹操仰望程立,依然不发一语。
“(……曹将军是发怒了吧。)”
莫测高深的神情,没有下个动作的举止,与迟迟不言的话语,看起来就是压抑情绪。
比起一瞬间爆发的情绪,现在的曹操让荀彧更感陌生。
“有事要商量,大可与吾商量,何必为难文若?”
曹操敬程立一杯酒,从语气中听不出怒气。
“请原谅我的无礼。”
程立接过曹操的敬酒,坦白自己的想法。
“既然如此,吾可不准你只做区区的寿张令。”
曹操扯了笑容,似乎是要筹划何事。
“请曹将军吩咐。”
程立欣然接受曹操可能交代的各式难题。
“吾要将贼徒逼到济北河岸,断绝其后路。你既为兖州的英雄,就得号召百姓围堵贼徒的路线,让贼徒无法到乡村补给。”
曹操将地图交给程立,赋予程立比寿张令更重要的任务。
“……”
程立的双眸有明显的动摇,但他紧盯着地图,展露跃跃欲试的神情。
“让吾见识你的实力吧。”
曹操轻拍程立的肩膀,将此重责大任交付给素未谋面的程立。
“是。”
程立对曹操拱手,接下了这份任务。
也因为如此,才能使程立有了出仕的决心。
“(不愧是曹将军。)”
荀彧微微一笑,庆幸事态朝好的方面发展。
“另一件事,就是文若的工作了。”
曹操交给荀彧一个卷轴。
“……这是?”
荀彧接过卷轴,卷轴是以杂竹编成,竹片斑点密布,是很差的竹质。
“贼徒给吾的。”
曹操以手势要荀彧翻阅卷轴。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
荀彧唸出卷轴内文,帮助思索。
“吾任济南相时曾断绝淫祀,他们怎不言吾还在颍川讨过贼呢?”
曹操哈哈大笑,对青州黄巾贼的劝降文书不以为然。
中黄太乙是黄巾贼的信仰,以讨贼闻名的曹操怎么可能会恐惧遭其惩罚呢?
“(贼徒既败于济北相,又不得袭杀曹将军,他们掌握的资源也到了极限……)”
青州黄巾贼因缺粮缺械,难以再展强悍的战力,只好装腔作势,让官军误以为他们还有高昂的战意。
然而,这种招数唬弄不了荀彧。
“(百万众的人民,数十万的军队……尽遭剿灭就太可惜了。)”
兖州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急需建设。
荀彧现在只有缺人的问题,没有人太多的问题。
“曹将军,如果获得胜利,您会如何处置余党呢?”
荀彧细读卷轴内文的同时,确认曹操的心意。
“……文若,你是想收罗他们吗?”
曹操一见荀彧若有所思的容颜,就明白他的想法。
“贼徒现虽名为贼,但本是百姓的事实没有改变,我欲先行招安。”
在无情的战场中,荀彧的举止难免被讥为妇人之仁,但他还是想要减少伤亡的人数。
“贼人有坚贞的信仰,你如何说服他们投降?”
程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