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归思(2 / 2)

加入书签

“如此甚好。我与应知过两日到,该去给外公他老人家请安了。”赵清玄抿了口茶,失意道,“自古忠孝难两全……”

长应知拍了拍赵清玄的肩膀,“你我镇守边关,奔赴沙场,不就是为了家里能安稳,有国方有家。再说了,酆都有慕尘在,你大可放心。”

“有他在我自然是放心的,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你这几日一直绷着,过于劳累才会思虑过重,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别想那么多了,如今把安平军握在手里才是当务之急。”

“应知说的有理。皇上下旨追封伯父为定北候,你的身份便也与往日不同了,现下你又身在酆都,瞧热闹的大有人在,最紧要的就是摸清圣意。安平军不仅仅是大梁的安平军,更是你赵家的护身符。”苏慕尘说话做事皆是温润如玉,却又带着力量,看似轻飘飘的,但轻易间就能深入人心。

“我打算过几日请些旧友聚聚。”

长应知呛的猛咳,一脸不可置信看着赵清玄,“你有旧友?”

赵清玄神情严肃道,“韩律。”

话语一出,长应知与苏慕尘皆是一愣。随即,三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

去药阁的那日天气不好,乌云密布,小雨淅沥,若是晴天,上山的路倒也还好,但七岩山山体较陡,雨虽小,路面也早已泥泞,两人只能将马栓在树上,徒步上山了。虽离家已有四五年,但这通往山顶的石阶再熟悉不过。

走了半日,先入眼的是一块竖立的巨石,上面刻着“大医天下”四个字,药阁的赫立眼前,连连绵绵占了整座山头,庄严肃穆,经过雨水的洗礼气氛更加浓郁。

这“阁”字不过是缩小了而言。阮修之创立时说,天下为大,还有什么能大过天下人,学医之人靠的便是那方格之内的药材,所以取“药阁”之名。

药童已在门外等候,见他们来了,便迎了上去。

“师父在等着你们呢,随我来吧。”

过了长廊,长应知撇了一眼前堂,坐满了病患,“每日都有这么多人吗?”

“也不尽然。这几日天气骤凉,自然多了些。”

入了后堂就见一老者已坐正位,白发长须,红颜润色,精神矍铄,眉眼间与阮韵冼颇为相似。

赵清玄与长应知上前请了安,阮修之难得见到外孙子,拉着他们聊了许久,一下忘了时辰,直到药童来催他们吃饭才发现天都黑了。

“房间已经收拾出来了,天色太晚,山路不好走,今晚住下。”

苏慕尘语气如常,但赵清玄看得出来他神色有异,定然有事相商,便应道,“也好。”

眼下已经入冬,窗外的枯树没了生气,清冷的月光在上面铺了一层悲寂,像似有话要说,却又藏着掖着,惹得人心绪不宁。

------题外话------

[1]出自《吊岳王墓》;兵家四势又叫兵家四派,是军事学用语,指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2][3][4][5]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2]代表人物孙武[3]代表人物尉缭子、项羽[4]代表人物孙膑、张良、张角、诸葛亮、司马懿[5]代表人物墨家、田单、戚继光;[6]出自《书言故事·颜貌类》;[7]水仙茶属于武夷岩茶中的知名茶类,分为武夷水仙,漳平水仙,凤凰水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