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重要证物get!(1 / 2)

加入书签

古思简和喻子言取出了藏在井内的箱子打开一看,里头收藏着的居然是几封信和几卷卷宗。

他们先是打开卷宗翻阅了一遍,那是有关于十三年前由温启渑主查的李言与贺茗溪失踪案的卷宗。可奇怪的是,里头所记录的与他们在监察司里翻阅到的卷宗所记录的截然不同。

这个卷宗里清楚地记录着有关于这案子里的所有疑点,甚至提到了此案的涉及者乃是有组织有目的性的行动,其目的居心叵测。

一旁更是有写给李赐的奏疏说明事情的严重性,恳请李赐加派人手彻查此事。

看着这些卷宗和奏疏上的字迹,确为温启渑所写,但不知为何最后会变成了如今他们所能见到的,以‘山匪行劫’的理由草草结案的卷宗记录。

于是,他们拾起了剩下的信件一读,立刻便明白了过来这是什么一回事了。

从信件的内容来看,温启渑原是早已写好了卷宗与奏疏想要呈于李赐,不料却被从中截胡。因此,这些奏疏还没来得及送到李赐的眼前,就先到了影刃的手中。

影刃在察觉到事情的走向不对后,便开始对温启渑施压,威逼利诱。其中更甚有宫中什么大人物的参与,进而对温启渑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信中虽然没有清楚署名,但能够看出写信之人必是在宫中很有势力之人。

当时的温启渑不过一介小小文官,最终温启渑还是抵不过如此大人物的威逼,妥协了。这才有了另一个版本的卷宗。

后来的温启渑为了替影刃掩盖起参与此案的踪迹,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山匪与当日负责护送车队的镇远将军的头上,才会害得镇远将军一家被派遣边关,最后惨死在了战争之乱。

虽说温启渑是被将军府逼迫而不得已为之,但也并不是没有收到什么好处。

毕竟他也是因此而立了功,当上现在的兵部尚书。顺梁两国的战乱,与镇远将军一家的死与他便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难怪当初他在发现了自己府中的丫鬟听见了自己与李衮之间的对话之后会如此的警惕,不惜在自己府中杀人也要确保能够将此事彻底掩盖下去。

这件事情也都已交代在了箱子里最后的一封信中。信中提到影刃已为温启渑‘处决’了温府内的‘目击证人’,也望他遵守自己的承诺。但温启渑到底答应了他们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在读完箱子内所有卷宗和信件的内容后,古思简立刻便明白了过来这一切是怎么一回事了。

康鹏是影刃背后的主使,而宫中的那位估计就是皇后,康余。

当年他们无不就是害怕李言与他背后的势力会威胁到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因此想要趁此将他们给一并铲除了。

事实证明,他们也办到了,只是他们没料到中间会突然蹦出一个苏云山庄在中间截胡,将李言给救走了。

后来又发现温启渑已经快要查到自己的头上了,眼看着事情就要败露,才赶紧对温启渑下了手。

而耐不住威胁的温启渑也因此在他们手中拉下了把柄,才会出现了两年前古思简在温启渑房外听见的那一幕。

他不过只是听从了康余的指示,却成了李衮拿来威胁他与自己合作的把柄。这是李衮如此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她并不清楚。毕竟此时如若真的爆出来了,对于李衮来说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古思简抱着手中的箱子,与喻子言对视了一眼。

终于,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总算是找到了温启渑与影刃之间勾结的重要证物。

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中。这几桶的冷水,她也算是没有白淋了。

。。。

温府。

温启渑从外头回到了府中,总还是感觉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不安。

府中先是闹鬼,两年前死去的丫鬟突然在府中出现,前来索命。后面监察司的人又紧咬着他不放,一次次的试探,让他总感觉他们似乎是知道些什么似的。

刚刚在闹鬼一事结束后,听闻消息的监察司立刻又带着人匆匆赶来。那动作快得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早已掐好了时间来的。

只见监察司的人在府中查探了一番后,什么也没说,便又走了。

不过就在他们离去之前,夏芸对他最后说的话让人很是耐人寻味。

夏芸先是与他闲聊起了这晚间京城内的风景,又问起了他是否有晚间骑马出行去看风景的喜好,最后更是向他推荐了一处往东而去的地方能够看见这全京城的样貌,甚是美丽。

这字里行间都似乎都在向他暗示着什么,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与喻子言商量好为了试探他而设计好的台词。

在听见夏芸的一番话后的温启渑果然因心虚作祟,以为夏芸是否真的知道些什么,思来想去很是不放心,便想着前去查看自己前几日藏好的箱子是否还在。

但也偏偏就是他这个举动,正中了他们的下怀。只不过温启渑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自己亲手将定罪证物给送到了监察司的手里。

就如同古思简所说的,若真心里有鬼,在镇定的人也总会露出破绽。

喻子言和古思简一同带着找到的证物回到了监察司,而夏芸和李术早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