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张溥问计(2 / 4)

加入书签

才用了短短一年时间,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会以为是神话故事。

短短几天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张溥冲击巨大,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帝王若是在自己辅佐下,近贤臣远小人,就能治国平天下,如今所看到所听到的全然不是自己能理解的,杨廷麟说得没错,别说大明士子,就是圣人亲来也对这鬼斧神工,移山填海的本事无法自圆其说,自己平生所学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东林那帮眼高于顶的学子了,他们差得更远,回到居所思考了多天,又走街串巷询问了很多,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大半朝臣宁可弃官不做也要去皇庄,于是下定决心前往皇庄,就是懒也要懒在那弄个明白。

他在众多原同事的推荐下,神兵卫破例给了他旁听的资格,当然是和太子勋贵子弟一起,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算是一种惊喜恩遇,其实他不需要介绍就可以,现代人学过历史的大概知道这位明末牛人是东林党魁,他的到来自然让现代人感到欣慰,只有让江南一大帮书生有了学习现代知识的兴趣,有了扩展视野的冲动,才能在将来减少各种阻力,增强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崇祯微服来查访的时候,特意安排张溥等人参加,并故意让周延儒这个新进内阁大臣举荐他,也好了了一桩公案,让张溥这个难得宣传人才有机会人尽其才。

大明的读书人智商并不低,只是被千百年的腐朽思想禁锢,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只要使用得法,他们必然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原阁老徐光启和他的学生孙元化等人接触西洋学问就是如此,证明汉族接受新鲜事物接受科学思想并不比西洋人差,只是整个社会被孔夫子学说困住,再加上明末乱世没人认真探讨,才使得中华民族失去了形成系统科学观,现代各种知识被淹没在乱世求生的无奈中,最后导致三百年后严重落后西方,造成近代史百年屈辱,若是当时没有王朝更迭,没有生离死别,就明末科技实力而言,一点也不输西方,有些还比西方先进,可惜满清入关,半奴隶制半封建王朝排斥科学,排斥各种异端学说,生生开了历史的倒车,连累现代用了整整几代人才慢慢追上世界科技的发展,这里面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为了救国救民前赴后继牺牲了多少人,不计其数,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又牺牲了多少人,不计其数,光在西方列强数次入侵下差点灭国,就够几代人脊梁骨发麻后怕多少年的。

周延儒举荐张溥的事很快传来,张溥内心既激动又有些忐忑,激动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出将入相就要实现,忐忑的是这个刊物是神兵卫出资发行,这神兵卫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他还是有些担心,若是什么都可以登载,凭自己的水平完全没有问题,若是神兵卫幕后操纵,注重歪理邪说,不重圣人教诲,那这份差失事就不好接。据说过几天皇帝要召见他,他思虑再三觉得应该找神兵首领面谈一次,自己心里方能有个着落,在皇庄这么些日子,他看出来,陆文夫陆阁老是管总的,陈伟峰和未见过面的范小武是抓军事的,而高师成更多的是大明和神兵卫的联络人,觉得自己要问就问他们最主要的阁老才有准信,所以这天特意请了个假,一大早就来到皇庄神兵卫临时办公室递上名帖求见陆文夫,陆文夫一看是大牛人来了,赶紧让人请进来,亲自端茶倒水,着实让张溥受宠若惊,一个劲地道谢,一连声说不敢当,不敢当,陆文夫知道他是有事来找自己,所以不矫情,直接开门见山,说夫子这几天在皇庄感触如何?张溥笑了笑,说百闻不如一见,神兵卫果然与大明迥然不同,做事雷厉风行,一切只看实效不重理论,人人平等无分贵贱,只是有一点他不明白,为何男女不分,天生万物各有分工,难道男主外女主内不好吗?

陆文夫不是搞理论工作的,张溥这个理论专家提出的男女问题真不好回答,于是想了想,突然来了一句“先生以为我处男女平等可有妨碍之处?或者女的做事确不如男人?”“哦,这个倒是没有,感觉并无任何不妥之处”陆文夫点点头“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武则天如何?贞观之后的开元之治历史有定论,承前启后算是一代明君,若是让懦弱李显治国,怕是达不到开元盛世的境况吧,汉时奚涓之母封侯,萧何之妻封侯,宋时梁红玉,本朝秦良玉都是女中豪杰,可见若国家教育得当,女子并不输男子,而我等来自四百年后,其时男女地位已然相等,内阁有女子,各部亦有女子,有名人名言云,女子能顶半边天,夫子也看到了,我神兵卫很多女官,做事全然不输男人,故很多事不能局限于条条框框,世上本无女人不能干事的天条,都是后来人自我约束僵化所致,心胸豁达自然见惯不怪,心胸狭窄自然事事束缚。”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说得张溥脸红了,这世上的确没有天条规定女人不能做事,都是后人牵强附会,加上的枷锁所致。

陆文夫接着说道“万事万物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就我等名传千里之医术,最高明的就是蒋大夫,女医生,而管理民生地方政务最有资格的也是女人,叫林雅丽,学问在我之上,现在陕西周至,我等见了她也要尊崇她的意见办事,女人除了体力上的确稍差男人外,其心细认真程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