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我最精明(1 / 2)
第52章
挑了水来, 挨个菜地浇了水,都侍弄的差不多了,福哥儿跑来, “四叔, 八叔喊你, 说是九叔家得收拾收拾。”
“说要拿什么不?”老四问。
“不用,九叔家里都有。”福哥儿道。
老四就什么都没拿, 从后院出来找李瑶柱。
前院正热闹着,但凡是在家的都出来了, 钧哥儿、小老二也没例外,就是周七郎和竹策也都摩拳擦掌的, 李瑶柱站在院子最中间, “九哥那边什么都有, 咱们空手过去就行。”
“八叔, 我也去。”福哥儿赶忙跑过去找李瑶柱。
“行,都去。”李瑶柱赶忙答应。
这么些人, 呼啦啦的一块出了门,去朱九的宅子。
木桶、笤帚, 扫把、簸箕啥的,别人家里有的, 朱九这边全都有,而且宅子也十分气派, 砖墙看着都很新, 就是屋里没存多少粮食,不过这也正常,朱九没有口粮地,都是冒险进里山打猎, 卖了猎物赚些银子。
反正朱九手头银子肯定是有,再加上这座宅子,他又没有家人,不用说给谁给谁,那朱九这样的条件,跟李瑶柱也算是般配。
不过这些都是老李家几个兄弟心里想的,面上都没露出来,只飞快的干活,先拿笤帚扫一遍,弄干净了,有些地方还得洒点水。
朱九是直接把所有门窗都打开,家里有什么都给老李家的人看看。
福哥儿和钧哥儿四处乱跑,炕上,屋里的床上,是哪儿哪儿都去了,朱九也没说什么,只让两个小孩小心一些。
李瑶柱帮不上忙,就在院子里溜达,“回头这边贴着院墙再盖个偏棚,下面放木料,要不然回头下雨还得遮盖。”
“恩。”朱九答应着,琢磨着找机会就盖好。
却不想李瑶柱直接说,“今天收拾好,明天就盖,找些人来帮忙,一天就能干完。”
朱九就不说话了,这样也行,到时候准备酒席啥的,他出钱就是。
一直忙活到晚上,天彻底黑了,宅子也彻底打扫出来,炕上啥地方都收拾过。朱九还打开自家柜子、箱子,里面的衣服、被褥啥的给李瑶柱看,也顺手收拾了一遍。
回来的路上,老大特地过来找李瑶柱,道:“宅子还可以。”
对朱九的宅子满意,对朱九自然也有些满意。
李瑶柱嘿嘿笑,“咱不能吃亏。”
福哥儿折腾一下午已经困了,叫朱九抱着,钧哥儿挂在老七身上,小老二也累了,不过坚持自己走,紧紧的跟着老大。
这么一大帮子人进门,家里已经热闹起来,去县城的小老大回来了。
李瑶柱赶忙去正房炕上坐着,听大家安排活计。
等大家把活计都安排好,捋顺了,里正也不知道从哪知道李瑶柱要收木料的,还知道朱九的宅子要盖偏棚,就说:“明儿个叫人去帮忙,晚上房梁就能弄好,一个上午也就差不多了。”
张氏族长马上道,“木料啥的,村里有的,都给送来。外村的木料搬运啥的,到时候安排几个小子跟着老八。”
家里的生意跟村里没分那么清楚,里正、张氏族长和族老每天都过来,看似老李家吃亏似的,但是想要在村里立足,或者说村里其实就是这么办事的,但凡是有大事,都是一整个村子给操心。
正好现在李瑶柱手头的生意需要人手,这都不需要开口,帮忙的人自发的就安排好了。
偏棚也得做房梁,只不过只做房屋的一半房梁,一边是直角,就是靠着院墙的那边,这需要木料,还得正经工具,也还得出功夫。
但动手的人多,不需要一晚上,小半个晚上就能弄好。
李瑶柱只说:“明儿个管饭。”
这个没人说什么,盖房子,就算是盖偏棚,这个默认都是要管饭的,有钱的菜肴好,没钱的水煮菜也得意思意思。
商量完事情,等人都散了,老李家这边才摆饭。
饭桌上,李老太道:“菜都齐了。”
是外面跟老李家相熟的媳妇,还有来看热闹的,或者是家里有人去县城干活的,听到李瑶柱要盖偏棚的消息,知道要管饭,都回去薅了自家的菜给拿来。
“明天一早去镇上买肉。”李瑶柱接过话茬。
“我去。”老七赶忙道,“老八,给我银钱。”
“你不养猪?”老五看老七,他也想去镇上买肉。
老七翻白眼,“我去了镇上再回来也不耽搁。”
不过其实平时养猪也不是老七一个人,老五、老六经常在家,都会搭把手,有时候老七不知道去哪忙活,都是谁在家谁养猪。
只是这会子老五也想去镇上,就跟老七呛呛起来了。
李瑶柱当没听到,吃完饭就回屋歇息,才坐在炕沿上脱了鞋袜,朱九端来热水叫泡脚,老七晃悠着进来了,显然老五没能呛呛赢。
“银钱在木盒里。”李瑶柱指了指炕头的木盒,“除了买肉,看看有没有骨头,买点骨头。再看看有没有卖鸭的,那东西比鸡便宜,有就都买下来。”
“那我多拿些大钱。”老七抓了把大钱数了数,又抓了把,嘟哝道,“一天天的,净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