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千禧年代首富前妻(六)(3 / 4)
就是老怕他们拿不新鲜的,而且还贵。”
当地的海鲜超市老板头脑很灵,他们早早地卖起了类似后世成品菜的“材料包”,把除了调味料所需要的一切菜品切好打包,按份出售。
顾母见女儿还没有要应的意思,更紧张了,不知所措中,提着这么重的两个袋子也不知道放下来。
她看着大女儿,心里是满满的苦涩。
她一直以来和邻居那都是满嘴跑火车,只说对方没注意的时候女儿已经回来过了,她哪敢让人知道,自家这大女儿这几年能做到一年都不回来一次,这是要被人说闲话的。
她和丈夫生气过,可这愤怒持续不了太久,就会变成愧疚。
大女儿以前这么乖巧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他们也不是完全猜不到的。
顾母心中很抱歉。
她这几年,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发呆,回忆起两个孩子刚新婚时发生的事情,就想要掉眼泪。
当时他们为了小妹——其实也不只是为了小妹,也为了两个孩子的名声,S市不大,姻亲满地,消息一出就能传播得到处都是。顾小妹如果未婚先孕这事闹出去了,顾汐也难找对象,所以逼着两个孩子先后迅速结婚,是不得不做的。
等两个孩子结婚后呢?她和丈夫的心便都挂在了小妹那。
小妹年纪太小了,才刚从学校毕业,刚过法定婚龄没两天的年纪,从小就是个孩子样,要她当妈当人妻子,她和丈夫压根放不下心。
好不容易操心到顾小妹生了儿子,带孩子又是一道难关。、
顾小妹的公婆是书香世家,家里很有见识,对照顾孩子有自己的见解。
但顾小妹是什么人?她在学校学的就是护理,还去儿科转过两圈,自己双手一叉腰就把自己当权威了。
他们几人从怀孕就开始有矛盾苗头,月子时开始干仗,互别苗头,顾父和顾母刚想撒手,就又被拉了回去,不得不天天把心放在这上头。
等到筋疲力尽地忙完顾小妹的事情,他们俩就知道,坏了,他们把大女儿那头给落下了。亡羊补牢,为时太晚,这之后,顾汐便和他们彻底离了心。
顾父和顾母当然想补救,可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能养出这么倔的顾小妹,顾汐也不遑多让。
这孩子在他们上门时客客气气,也不发火,也不哭闹,可她越是这样,顾父和顾母就知道这事越了不了了,他们宁可女儿跑到他们面前,痛痛快快地闹一场。
他们的单方面努力没奏效,顾汐这么些年下来始终如故,逢年过节也问候,打个电话、托人送东西上门,顾父和顾母知道,要真是他们俩病倒了,顾汐肯定头一个来端屎端尿,这孩子不会不管他们,可再要多的,这孩子也不办了。
这其中唯一的好事,大概也就是当时匆忙找的孙家还不错,顾父和顾母了解不到女儿的情况,时常托人打听,孙家人在外风评不错,孙母是个利落人,孙志国听说也很豪爽,朋友很多,就是这孙父得了病。不过有孙母帮着照顾,应该也不太辛苦。
现在顾父和顾母,平时过日子就是努力把这事情忘在脑后,拜佛祭祖的时候,多替大女儿拜一拜,只希望这孩子在孙家,起码能把日子过好,痛痛快快地,他们也就放心了,这要是孙家能多赚点钱,他们就更安心了。
今天顾汐骑着自行车,带着孙瑕瑜和行李回来,顾母人都傻了,又慌又急,半天就像个无头苍蝇般到处乱转。
她刚刚稍微扒拉了一下,女儿只带了孙瑕瑜的行李,她自己的行李只拿了两身衣服和洗漱用品。
问女儿,女儿只说要回来住,可这回来住是什么章程呢?孙家人知不知道?要回来住多久?
最关键的是……女儿,是不是受委屈了?
可她也有点近乡情怯了。
要不还是问吧?顾母犹豫着要开口,就听见了铁门的声音。
“大妹回来了?”人还没进来,声音先来了。
顾母找到救星般地起身。
顾父推着他的宝贝摩托出场了。
他这辆摩托车虽然是二手的,但是被他保护得极好,平日顾父每回骑出去回来都要擦一擦。
顾家这是城中村,道路窄,顾父只能开到大路,剩下的路便得推车回来,顾母曾经抱怨过他,这算上推进推出的功夫,骑车出来压根不省力,但顾父很坚持,顾母也就没再劝他。
“回来了。”
得到了确定的消息,顾父的眼神中有喜悦,他边停车边问:“你菜买没?要不等等我去买一副腰子?”
“用得着你说?我肯定买了,就是不知道小瑜喜欢吃什么,我就随便捡了两个新鲜的。”
“去买点香脆?”顾父沉思,“我看那小卖部的山楂糕好多小孩买的,要不买几根果丹皮?”
“成,我等等去国仔那买点。”像是这种城中村,也有便利之处,村里正开着村民自己开的小卖部,结构是一半卖菜一半卖东西,生鲜的部分一般只卖猪肉和新鲜蔬菜。
顾汐在屋内听到了,原身以前最喜欢吃炒腰花了,不过这东西,她已经很久没尝过了。
孙志国喜欢一切能够下酒的菜,他对于内脏尤其喜欢,炒腰花自然也在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