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4回京(3 / 4)
在就让信妃坐在她上头,内外命妇见了,只会觉得熹妃坐不稳自己的位置。说不得会让她们所在之家族对弘历也产生一些想法。
于是这日熹妃特意早到了。
甚至有些贵人比她到的还晚,一进门见主位处已有人坐了,还吓了一跳连忙上来行礼,纳罕为什么熹妃娘娘到的这么早。
而熹妃自己也在纳罕:信妃人呢?
熹妃这特意早来,结果干坐了小半个时辰,才见信妃卡着往常的点儿过来,然后笑吟吟坐在了往日的座次上,还跟她打招呼。
熹妃:……
她心内安慰自己:也不算白来,起码安稳啊。
而且可见大场面上,信妃是不敢造次的。
她刚安心没多久,然而转头在皇后的生辰宴上,信妃又送上了压过她一等的贵重礼物——简直给熹妃搞蒙了。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之信妃这一会儿如常,一会儿出其不意压她一下的举动,给熹妃弄得不上不下,心里很是难受。
每天都在琢磨,也都在担心:信妃今儿会不会又出其不意给她出什么难题?
==
熹妃在百般生疑,姜恒却已经暂时从这件事里撇开心思,专注于石墨笔。
石墨芯儿并不如何难炼,到了五月底,造办处已经进了大批石墨笔,负责做进一步的加工,做些在石墨笔杆外头雕刻花纹的细活。
姜恒拿到第一盒的时候,抽开一看,第一反应就是:这铅笔一定很贵。
只见上头雕刻虽浅,但栩栩如生,还用金粉勾了边,恨不得把一支铅笔雕出核舟记的感觉来。
来送石墨笔的是造办处陈总管。
很快他就庆幸,还好自己亲自过来了。
只见信妃娘娘拿起这石墨笔,搁在桌上,见它滴溜溜滚动,就问道:“陈总管,你那里若有还未雕刻的石墨笔,就先不上刻刀,倒是给我改个样子来。”
陈总管忙点头哈腰:“娘娘只管说。”
姜恒就道:“如今外头包着的木柄都是圆形的,太容易滚下桌子了。这石墨笔的芯儿又脆,一摔就断了。如今你且将外头的木柄削成六棱形的再拿回来。”
陈总管立刻回去照办,然后又送了一盒来,姜恒捏在手里觉得不舒服,造办处又改了几回,才做出握着舒服又不容易滚落的石墨笔。
陈总管喜滋滋送了养心殿去。
果然皇上见了也觉得很不错,过来看她时,就道:“这石墨笔是方便,但搁下就易找不见,一转头就不知滚到哪里去了。朕案上的折子多,器物也多,真是光找笔就找不过来,如今改成棱边到好,果然是你心思奇巧。”
又笑道:“十弟如今才离不开这石墨笔,他们户部对账,原本错一点都要重新誊录,现在却可先做稿子,最后一总把表描出来。”
“用十弟的话说,就是有些费馒头。”如今军机处等安排了石墨笔的办公衙门,都放着一盘杂面馒头,供人掰馒头擦石墨用。
皇上说完后,见姜恒手里还拿着一本西洋书,就关切问道:“近来精神如何?”
姜恒笑道:“这两日还好。”
这次怀孕跟之前有敏敏真是感受截然不同,这次是周期性的疲倦,仿佛每隔一段时间,这孩子就在肚子里思考人生大事一样,占用了她很多内存,她就要睡上两天。
说着姜恒还把手里的书扬起来给皇上看,只见书封上画着一只雪白的帆船:“况且臣妾看的是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并不是什么费脑子的东西。”
皇上坐过来,他是不怎么认得拉丁文的,直接问道:“这里头讲的什么?”
姜恒就大约给皇上讲了讲: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是不假,但当时欧洲许多人并不觉得南美洲是新大陆,只觉得哥伦布是航行晕了头,去到了印度或者是真倭。
倒是这本书的作者,自行组织船队航行,不但支持哥伦布的论点,还做出了进一步的证据,出了这本故事集。这也算是这二百年来,欧洲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了,已经反复印了许多版,其后人甚至根据他的旅行笔记,画了许多插图出来。
姜恒翻到一页,给皇上看插图。
皇上一打眼只道:“他们也玩蹴鞠?”
姜恒摇头:“应当不是蹴鞠,据这书里写着,当地的百姓喜欢玩一种能够弹起来的球。说是用当地一种特殊的树木流出的胶状物做的。”
她托着腮笑眯眯道:“端午的时候额娘带着嫂子们来瞧我,我就跟二嫂说了,二哥既然要去安南,也给我寻一寻,有没有这样的弹球。敏敏如今都不爱玩绣球了。绣球只能滚来滚去的。要是有这书里那种能拍能弹的球就好了。”
皇上颔首:“嗯,让他寻寻看。”皇上小时候,也是跟兄弟们抢过蹴鞠的,想起来也是兄弟间难得快活无拘的时候。
-
且说过了端午,姜圆就接到圣旨,要往安南去。
因九爷前些日子于安南上了一封折子,两地边境贸易之事做的差不多了,只剩个收尾,请皇上派个钦差来点验一下,顺便将他换回去。
他有点迫不及待想回去了。
听说那边外事衙门热闹的很,法兰西跟英吉利人都动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