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挖个大坑,埋了吧!(1 / 2)

加入书签

崇祯二年一开春,大明朝就闹哄哄起来了。

满朝文武、豪门世族大张旗鼓的招募兵卒,积极筹备粮饷,憋着一股子劲儿的扩充各自的‘兵力’。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一时间风起云涌、刀光剑影。

就连大宦官魏忠贤都开始担心,草包皇帝是在玩火自焚啊。

这要是大家都起兵造反,大明朝岂不是瞬间就乱成一锅粥?

对此,朱由检笑而不语。

不就是乱一些么,怕什么?朕还想着更乱些才好下手呢!

再乱,还能乱过崇祯十七年?

更何况,在陕甘一带的茅元仪,现在已然不是当初的那个书呆子了。

拥有精兵八九万,其中三万铁骑,全部配备了最新式的火枪、火炮和火箭弹发射器,进可攻城略地,退可一日三百里。

这样一支铁军,加上他这个当皇帝的大首领,若是被一群临时招募的地方军打趴下……

打死魏忠贤,他朱由检都不相信。

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之地,既有粮仓董志塬、泾河川,又有华亭煤矿等丰富资源,在大明学堂、大明工程局的暗中帮助下,早已今非昔比。

更何况,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大明朝这艘破船还没完全沉没之前,所有的人都不会松手,因为,那些读书人比吴三桂、尚可喜等武人的脑子更清楚。

翻船了,大家都玩完。

大家很有默契的,敲骨吸髓的同时,又对大明朝这艘破船缝缝补补,凑合着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谁都有好日子过。

至于老百姓?咳,谁关心过……

……

陕甘的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

军民大生产,热火朝天!

大片的耕地按人头分下去,重新签订文书地契,使之成为农民自己的土地,几乎所有的人,都铆足了劲儿的干活。

甚至,就连一些没什么恶行、所以并未被砍头的土财主,也开始下田耕地、抢种,竟然比那些农民还在行。

为此,茅元仪请他们吃了一顿羊肉泡馍,以示鼓励。

除去三万铁骑保持日常的训练,其他数万老兵卒化整为零,被茅元仪一股脑撒了出去。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三府之地的战果,以免他们义军队伍前脚一走,后脚就让那些被镇压下去的官府、土豪们翻过身来,将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整死;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推番薯、玉米之种植。

庆阳府的董志塬、平凉府的泾川河,自古以来都是所谓的粮仓。

百姓人心目中,小麦才是粮食。

其他的玩意,都是骗人的。

所以,茅元仪不得不将所有田地,分为甲乙丙三等,强行推广番薯和玉米。

其中,甲等良田,让老百姓继续种植小麦;乙等、丙等土地,则必须种植番薯和玉米。

山地种番薯,沟坝河谷地,全面推广玉米。

他们以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为编制序列,实行层级管理,分赴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一边加强训练,一边动员、组织老百姓春耕抢种。

十名兵卒为一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两个总旗、百余人组成一百户所;

十个百户所组成一千户所,长官为千户;

五个千户所,组成一卫,也就是五千六百人左右。

遵从草包皇帝朱由检的建议,茅元仪给每一卫所、千户所、百户所和总旗,都派驻两名长官。

两名长官,不分正副职级。

其中,一名主要负责带兵打仗、训练兵卒、帮助老百姓开荒种地等事宜。

另一名长官,则专门负责后勤给养、思想建设、协调和管理地方等事务。

一句话,一名管打仗,一名管生活。

这个时候,当老师的优势便渐渐凸显出来了,两百多名知根知底、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这支队伍的核心骨干。

茅元仪稳坐董志塬上,种种田,读读书,偶尔派兵撩拨一下洪承畴,日子过的悠闲而充实。

有时候,他也会感叹一句:到底是皇帝造反!

在朱由检的密旨下,大明工程局、大明学堂都有一批人潜入陕甘,兴修水利,指导农耕,修筑各种秘密堡垒。

到底是专业人才,短短的一个月内,三府之地就发生大变样。

当然,主要是面貌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泥腿子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见了生人就忍不住缩手缩脚,穿的破破烂烂的,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给人的感觉是又懒又笨。

可是,自打大家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每一个人,恨不得半夜起来去犁地的精神头,让茅元仪也感到吃惊。

同时,更是心生怜悯。

这,便是大明朝的百姓人家啊。

活着,很卑微,只为一口饭吃。

可就算是此等卑微的要求,却在豪门世族、各级官吏、三饷、杂税的层层压榨下,都难以得到保障!

大明的读书人,你们欠百姓一句: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