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一百年(1 / 2)

加入书签

在某种程度上讲,舰娘的战装就是战舰,是利用空间折叠技术,专门制造出来的压缩战舰。

所以现在许星辰已经可以把普通战舰变成舰娘了。

首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培育出自己想要的舰娘的灵魂意识体,其中包括基本的性格特征甚至爱好和癖好。

其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设计制造好舰娘的人形身体,包括高矮胖瘦以及各种详细尺码,甚至是耐受能力……

然后,把指定的战舰或者其他什么设备改造成压缩装备,添加与舰娘连接和控制的功能,也就成了可以展开的战装。

最后,将灵魂、身体、战装三者绑定融合,一个完全自定义的舰娘类生命就诞生了。

战舰、战车、飞机、要塞等等都可以这么干。

不过许星辰并不打算这么干,培育舰娘还是会使用相对传统方式,在只指定战装的情况下,培育具有随机性的舰娘灵魂核心。

压缩装备可以是战装,可以给舰娘更换和操控的战装,让舰娘独立控制它作战,可以不需要任何船员。

但是把战舰改成战装并不划算……

相比舰娘直接控制的战装,常规战舰需要船员操作看似是劣势,其实在某些时候也是优势。

常规战舰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哪怕是星球战舰,只要有数量足够的普通舰娘作为船员,就可以控制它正常作战和工作。

但是星球战舰战装的话,就没有多少舰娘能够带的动了。

军港、要塞、机场、码头那些固定设施战装,本来就没有多少舰娘愿意使用,其中能够操控较大规模的舰娘数量就更少了。

联盟无法量产星球战舰级别的舰娘,也无法量产军港、要塞之类的舰娘。

但是可以批量化培育普通舰娘,可以持续量产常规的压缩战舰。

普通舰娘不只是可以操作常规战舰,还可以作为特殊尖兵使用,还可以承担工程建设任务,还可以负责行政管理事务,还可以处理科学探索任务,只要有需要,她们可以无所不能。

普通舰娘是舰娘文明族群的主体,就像人类文明社会中的普通人。

能够独立操控超级战舰战装的舰娘,就是那些天赋异禀或者格外努力的个体。

所以保留大量常规“压缩战舰”,同时持续批量化培育普通舰娘,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普适选择。

这一系列的防御建设任务,覆盖整个族群的升级改造任务,也是新技术的基本应用普及任务,一直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

到帝国八十年的时候终于基本上完成了。

由于持续的改造和升级,这二十年的舰娘培育速度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只增长了两千多万,总的舰娘数量达到了四千万。

这些大工程终于完成之后,许星辰就开始大规模的造舰,大规模的培育舰娘了。

又过了二十年,到帝国一百年的时候,也就是许星辰带着舰娘族群进入太阳系一百年的时候,舰娘数量正式突破了一亿大关。

舰娘们在新火星上建造了十个大型生活区,总共占据了大约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十个舰娘。

单纯的看这个密度数据已经非常低了,差不多是亚洲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分之一。

更何况亚洲的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整个大洲的东面和南面,都在环境宜居和物产丰富的少数区域。

像是西伯利亚荒原、雪域高原、中亚的沙漠和戈壁草原,这些战地面积最大的地方,都没有多少人居住。

新火星的环境却是整体宜居的,舰娘们实际分布的非常均匀,是真的散布在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了。

而且舰娘们的十个生活区,并不是集中在一起连成一片的,是分布在整个新火星上的各个区域的。

按照地球的平均方法,舰娘们的居住密度,应该以整个新火星陆地面积4.5亿平方公里折算,每4.5平方公里一个舰娘。

按照北极星的评估,新火星的陆地总面积是地球的三倍,宜居地块面积是地球的三十以上。

按照当前的舰娘生活区的模式,以可以非常宽松舒适生活的标准来计算,舰娘的承载量应该在一百亿以上。

如果按照地球城市的生活标准,实际上承载一千亿也完全不成问题。

那相当于地球现状的基础上,把沙漠、荒原、冰原等地区也改成宜居区域,养育与东亚沿海地区和西欧一样密度的人口。

舰娘们虽然都是“船”,理论上的能量需求,远远高于人类这种常规生命。

但是舰娘们的能量体系,或者说是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远远超出了地球人类几个数量级。

理论上所有的物质都是资源,如果是在地球那种星球上,可以把沙漠和荒原都挖了,或者把南极和北极的冰都融了,甚至把所有高原地区整体往下拆几百米。

还能顺便改造地球环境,顺便完成各种超级工程,例如把巴拿马整个挖开,让太平洋直连大西洋,把西奈半岛整个拆掉,让印度洋直连大西洋,甚至把撒哈拉整个掏空,让地中海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融为一体……

但是新火星上没有多少这种不受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