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主唱臣随(1 / 2)
刘延倒是没有多想,好久没有这么全身心地放松了,有诗有酒、有书有琴、有歌有舞,这种给人以精神世界升华的小聚会,是后世那种去KTV或者歌厅、酒吧没法比的,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雅聚和闹腾的区别。
等尽兴而归已经是下午了。立刻派人去传召太子少保荀攸过来。
荀攸上午也从刘忠那里买了一捆纸和手册, 正在家里摊开竹简,往手册上抄写孙武子十三篇。一旦抄写完成,以后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随时拿出来阅读学习。
一听说太子召见,荀攸立刻扔下纸笔到东宫去见刘延。
“不知公达对商贾一道是否有所涉猎?”刘延一见面便问道。
荀攸被问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颖川荀家也有商队,攸虽未直接营商, 但也知晓一些门道。不知殿下……”
难道是朝廷财政遇到了困难, 想要经商增加收入?可是这天下兵荒马乱的,跑商的风险很大啊。再说这种事应该找大司农解决才对口。
荀攸也属于世家名士,让他经商,多少有点看不上眼,至少自己觉得大材小用了。
“养父造纸作坊开起来以后,通过商队向全国各地推销刘侯新纸,必然可以大赚一笔,补贴朝廷财政。”刘延说道。荀攸点了点头,果然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
“但这只是表面文章。”刘延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道,“本宫真正的目的,是想组建一支情报队伍,借着行商掩护刺探全国各地的情报,指引朝廷的重大决策。”
“原来如此。”荀攸倒吸一口冷气,以他的聪明智慧一下就看出来太子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布一个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大局。
在战乱年代,各方诸侯都非常重视刺探情报, 但往往以敌对双方为主, 而且没有统一规划,仅限于守边双方的情报互探。
而刘延太子的这个谋划,似乎要在全国织就一张情报大网,这个局就大了,可以说开了历史之先河。
“殿下奇思妙想,胸怀广阔,刺探天下,为我所用,如此可先谋而动、立于不败之地。”荀攸由衷赞道,“攸愿全力效劳。不过如此一来当需有庞大的商业体系作支撑,仅仅卖纸一途怕是难以起到掩护作用。”
“公达一言而知全局,真本宫之子房也。”刘延赞道。
和聪明人说话不费劲,刘延一提荀攸便全明白了,而且能够作出完善补充,这就是顶级谋士的过人之处。
“天下民生以农为本,然商业亦可富民兴邦,虽说组建商队多为刺探情报,但也可借此兴盛大汉商业。”刘延若有所思道。他要彻底改变这个时代重农抑商的执政思维, 通过兴盛商业带动其他各业, 实现国富民强。
荀攸犹豫了一下道:“以为农本,以商为辅,非常时期此道可行,然决不可过分倚重商业,商人逐利成性,若大行商道,则农耕不保,风气败坏,天下之人无粮无德,国必乱矣,望殿下明察。”
刘延笑了笑,道:“本宫自然理会得,公达先与司农黄琬商量个方桉,本宫再作决断。”
荀攸虽然聪慧,但是也有其知识体系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现代理念他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需要慢慢引导。
“官办商号、商队恐怕会遭大臣们反对。”荀攸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朝廷一向抑商,若是突然官方营商……”
“哈哈哈哈……”刘延不由得大笑,“公达偏执了,朝廷重农也不会官方去耕地啊……哈哈哈……慢着,或许真的还就可以由官方来主导耕地——屯田。”
“屯田?”荀攸又听到一个新词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战一起,民无安生之所,必然导致大量土地荒芜,粮食减产,甚至形成饥荒。”刘延解释道,“但是乱世之中最不缺流民与军人,若是流民与军人平时种田,种田之余训练,战时出征,则利国利民利兵,相得益彰,可谓万全这策。”
“妙,实在是太妙了。”荀攸抚掌称赞。刘延的这个思路算是给他开了眼界,他也算是海内名士,自称上知社稷、下晓民生,但是却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妙策。
对这位太子殿下更加钦佩,于是虚心求教道:“既然可以官办农事,不知官办商业是否可行?”
荀攸本来是反对官办商业的,但是看到刘延一个点子接一个点子的冒出来,他甚至开始有点相信官办商业似乎也可行了。
“官办商业确实有点越俎代庖,我们只需通过降低赋税、提供场地等策略引导商人即可,不必直接办商业与商队,倒是可以成立官办的镖局。”刘延沉吟道。
镖局其实就是有武装保护的物流公司,武装押运,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如果能有一支强有力的力量来帮助商人们运送货物,不但能够减少成本,而且还能促进商贸。
“镖……镖局?”荀攸又懵了。本来他当太子少保,已经准备除保卫太子安全外,还要尽起辅弼之职,时不时地给太子讲讲从政抚军之道,如今看来,自己这位少保在太子面前反倒像个无知的孩童,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