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君前奏对(1 / 2)

加入书签

毕竟,他还没有拿住李景隆的把柄,这个时候若是发怒,只能失了自己藩王的身份。

寡人穿越到大明可是来干大事的,不能像一些网文主角那样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以后再收拾你。

朱桂扭过头去,向李景隆笑了一下,那笑容犹如春风拂面,十分温暖人心,然后便跟着接引太监来到了皇宫门口。

来到皇宫之后,朱桂不敢造次,忙下马步行,将马匹交给当值的羽林军看管,自己信步跟着接引太监走进了这京城的皇宫,这大明的心脏。

这皇宫的玉阶朱桂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但是没有一次是像今天这样心怀忐忑。

虽然,他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虽然,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是迫不得已,即便是再让他选一次,他还会这么做。

但是,毕竟最终的答案还没有揭晓,老朱到底是会放自己一马,还是会把自己扔到凤阳看几年祖坟,还是一个未知数。

人类的恐惧都来自于未知,真要是知道了对方的底牌,反而也就不害怕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桂终于跟着这个接引太监慢慢地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宫门,来到了大明皇宫的谨慎殿门口。

接引太监来到这里,就停下了脚步,向朱桂微微躬了躬身子,恭敬地说道:“万岁爷就在里面等殿下,殿下请进去吧。”

朱桂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由地紧张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谁,这历史上最为刚愎雄猜的一代雄主。

到时候,他会不会听自己的解释呢?自己的那些微末的功劳,会不会打动他的那一颗铁石心肠呢?

朱桂不敢再多想了,不过,既然来到这里,总是要进去的,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反正事儿干了,后悔药没地方买去,爱咋样咋样吧。

于是,朱桂心一横,一步跨入谨慎殿,见到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之后,立即快步走上前去,纳头便拜,道:“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想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似乎是没有听见他说话一样,理都没有理他,就让他跪在地上,自己还是若无其事的批阅奏折。

朱桂知道,老朱这是还在生他的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接受老朱这种冷暴力,安安静静地跪在地上等待他的裁决。

过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朱桂感觉自己的腿都要跪麻了,这才听见朱元璋阴阳怪调地说道:“哦,咱当是谁来了,这不是雄才大略的肃王殿下吗?”

朱桂也不傻,一听朱元璋这语气,就知道他不想给自己好果子吃,便跪在地上又给朱元璋磕了一个头,道:“父皇千万不要取笑儿臣,若论雄才大略,自古以来的人物,谁能比得了父皇?”

朱元璋冷哼一声,将手里的一份奏折扔到了一边,面带怒色地冷冷说道:“咱老了,不中用了。费劲心思想出来的军户制度让人家看不上眼,说改就改,连声招呼都不打。”

朱桂心里腹诽了一句,我要是早跟你打招呼你还让我改吗?这种事总是先做成了再说。

但是,他的脸上不敢有一丝不恭敬的神情,忙伏在地上,恭顺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我肃藩远离大明腹地,远离大明粮食的主产区——江南一带。

每年光是给河西的将士输送军粮就得浪费朝廷多少粮饷,这笔账想必父皇心里比谁都清楚。

儿臣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也只不过是想早日实现我肃藩粮食的自给自足,好减轻父皇和朝廷的负担,好让朝廷有跟多的力量去照顾其他的地方。

父皇容禀,根据儿臣的统计,按照儿臣所制定的方案,我肃藩今年播种的良田面积是往年的三倍还多半成,如果不出儿臣所料,今年丰收之后,我肃藩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不再劳烦父皇从江南一带在费时费力地运送粮食了。”

“哦?”果然不出朱桂所料,朱元璋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地微微一动,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起来。

朱元璋是个很实际的人,做人最讲究实际,要是不讲究实际他被陈友谅和张士诚给灭掉了。

因此,朱元璋这个人最喜欢的是实在人和实在的东西,像什么诗词歌赋在他的眼里都是狗屁。

你要是抄两句后世的诗词献给他,他都懒得看你一眼,说不定还会因为你太过麻烦而把你打一顿。

写这玩意儿有屁用啊,耽误老子多少时间?

但是,如果像朱桂这样,为他解决了实际的难题,那他心里是会非常高兴的。

按照户部的估算,朝廷每年必须要向河西四郡运送三十万石军粮,这才能保证那里饿不死人。

以当时的运输水平,运送三十万石军粮到河西,路上估计得耗费三百万石,而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三千万石,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个包袱朱元璋早就想丢掉了,但是,他又不能放弃河西,因为一旦放弃河西,青海蒙古就会和大漠蒙古连城一片,形成对大明的包围态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