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尉缭子(1 / 3)
“彩呀~先生果然大才,寡人得先生。何愁大事不成?!”
王宫里,秦王嬴政拉着一位约莫五十岁的矍铄老者,豪放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老者朝着嬴政双腿着地,“蒙大王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嬴政赶紧上前托住他的双臂,“缭先生,快快请起。以先生之才,客卿一职,委屈了。”
缭,姓什么不可考,史籍记载很少。他原本是魏国大梁人氏,在秦国担任国尉一职,多被称为尉缭。著有兵家著作《尉缭子》,是以后武将学习的必读书目,青史有名。
在历史上,他为秦国灭亡六国贡献出的计策是,让秦王不要吝啬财物,用重金去贿赂六国朝堂上的权臣,使六国不插手秦国灭亡某个单一的国家。于是六国无法合纵,一一被秦国所灭。
而在这个世界,尉缭面见秦王政,同样提出了类似的计策。
“大王以魏国插手大秦国政为名,进攻垣蒲衍三地,堪称神来之笔,老夫每每想到,都惊叹不已。这是天赐大王啊。”
尉缭的话,让嬴政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吕不韦,他并不想回忆起这个对自己一生极为重要的仲父。
他好奇地问:“先生此话怎讲?”
尉缭侃侃而谈:“大秦拥有覆灭列国仍何一个国家的实力,但一旦贸然开启灭国之战,列国必然合纵攻秦。大秦虽然未必就怕了列国合纵,但若真的演变成秦国一家与列国大战,于秦大大不利。
可,秦要东出一统天下,这是必由之路。如此,唯有先破六国合纵之势,才能开启灭国之战。进攻垣蒲衍,正是切断列国合纵的地理形势。”
这段话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有见识的谋臣都看得出来,嬴政只是点点头轻吟,“嗯,先生高见。我大秦朝中列位重臣,英雄所见略同。”
“大王,进攻垣蒲衍的妙处,此其一也。”
“哦?”嬴政有兴趣了,“愿闻其详。”
“天下有识之士,岂能看不出大秦进攻垣蒲衍背后的深意,就是在为灭国大战作准备?而他们若是想抗秦,必定会在这一场战争中拼尽全力。
所以,在这一战中出现的阻挠秦国的,都是有眼光、有能力并且有心,对抗大秦一统天下的。这些人,断不能放过。
而另外两种人,一种是看破却不阻止,其对秦国的归顺之意不言而明;一种根本就没有看破此举深意,这种人于大秦一统又能造成什么阻碍呢?
所以,秦魏垣蒲衍大战,秦国最终获胜,就是在昭示:大秦一统天下,无人能挡。
大王,此其妙处之二。叫天下有识之士皆知大秦一统之志,凡对此不世之功有所念想的才学之人,必定会入秦相投,共襄千古霸业。”
嬴政目光灼灼地看着下面躬身行礼的尉缭,被他的话深深打动。
吕不韦之子吕辉戴孝赶回咸阳送上的那一张轻飘飘的帛书,浮现在他眼前。那一张帛书,字字泣血,仲父写下了大秦攻伐天下的奠基之计。
直到今日,听尉缭用这个角度一说,秦王嬴政终于明白,吕不韦死前留下的这一计、叫他发动的这一战,秦国究竟收获了什么。
“彩~彩呀!”
他狠狠地压下心中翻腾的复杂情绪,故作豪放地大笑,“哈哈哈,寡人得先生,何愁大事不成?!”
这就是上面尉缭跪伏宣布效忠、嬴政赶紧将他扶起之前,发生的一段对话。
此刻嬴政则主动问道:“只恨没有早遇见先生啊~先生今日主动找上寡人,想必有以教我。”
尉缭拱手进言:“大王,现在列国合纵的地理形势已经被打破,只需再施以贿赂,瓦解列国的昏君权臣之心智,便可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
“嗯,此言深合寡人之心。”
“在之前的秦魏大战中,欲插手战局的各方势力,乃是赵国、楚国、韩国。
赵国前方被王翦将军挡住,后方有燕国为收复失地死战,于是无力插手。由此观之,大王已收买燕国重臣,且影响力颇大。当今燕王喜并无大略,燕国不仅没有威胁,反而可以成为大王钳制赵国的有力臂膀。
韩王安本身没有抗秦之心,九公子韩非和几位重臣联手逼其出兵。现在韩国已经灭亡,姬无夜、卫庄、韩非全都失踪,这几人乃是后患。
楚王熊悍,其擅自开启灭国大战,已遭各国忌恨,岂能长久?只要抓住机会,大王振臂一呼,便可号令列国,一举击溃楚国。”
“韩国一帮跳梁小丑流落江湖,不值一提;这个赵王偃倒是有些本事。”嬴政轻轻念了两下,又饶有兴趣地反问,“如今的楚国灭亡韩国,尽吞其地,先生认为,楚国对我大秦就没有丝毫威胁吗?”
“楚王熊悍抓准时机灭亡韩国,看似让秦国南阳之战的牺牲,为他做了嫁衣,实则不然。韩国民众因宛城惨剧心怀愤恨,极难统治。楚国此时灭亡韩国,大军面对民众,作恶甚多,已经失去韩国之地的民心。得其地,不得其人,如此看来,楚国除了得到一个残暴之名,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