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毒打百官(1 / 3)

加入书签

陈洪慢慢望向他:“参谁?”

海瑞:“臣户部主事海瑞,为大明朝千秋万代,参裕王!”

陈洪:“你为什么要参王爷?”

海瑞:“宛平县百姓受难,也不过是大明朝亿兆百姓之一隅,储君在望,若储君有错而不自知,我大明朝亿兆百姓能活过今日,也不能活过明日!裕王纵容后宫干预朝政,贪污国帑,臣有确凿证据,需直呈圣上!”

陈洪又是一怔,问道:“证据在哪里?”说着便去接海瑞手里的奏疏,准备打开来看。

石迁上前拦道:“等等,陈公公,这恐怕不妥,海瑞说奏疏是直呈给皇上的。”

“历来百官呈给皇上的奏疏,都要先经过司礼监,若连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奏给皇上,岂非是我们的失职?石公公,连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吗?”

石迁仍然坚持道:“按照惯例是如此,但此事与往常不同,还请陈公公将奏疏交给我。”

明朝专职掌管公文的机构是通政使司,也就是通政司。通政司负责文书转呈。奏章从官员那里呈进之后,便由皇帝批阅。

明朝废除丞相之后,皇帝审阅奏章的负担很重。因而洪武年间有四辅官以及翰林平驳诸司奏启官员协助。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如嘉靖帝这般深居后宫者居多,嘉靖与万历动辄数十年不上朝,但朝政并未因此而耽搁。常常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票拟的批示之权从皇帝手中落在了御前司礼监手上。

司礼监是皇帝安插在内廷的,总管朝廷核心机务的所在,就像现代的秘书处。

皇帝通过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监管内阁票拟权,再给司礼监批红的权力。而主要负责文书工作的是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三种,在司礼监内,最重要的便是文书房。

文书房收到通政使司封进本章后,开拆登记,然后送到秉笔太监那里,最后交给内阁票拟。

内阁票拟后,交还司礼监,再由秉笔太监朱批。朱批的意思是将内阁的意见写一遍,这便是圣旨了。

倘若内阁票拟的内容,与皇帝或者司礼监的意见有冲突,那么司礼监可以交还给内阁重新拟定,或者直接用朱笔修改到满意为止。这其实就能看到皇帝疏忽政事,明朝大权落在秉笔太监之手,他们甚至可以凌驾在内阁之上执行权力。

陈洪沉默着,扭过头朝着玉熙宫的方向望了一眼,虽然隔着很远,看不清什么,但他敢笃定,这时候嘉靖和黄锦一定就隔着窗户在看自己。若他真的拆开了奏疏,必定会落下把柄。

虽然很想知道里面写了什么,陈洪也只能苦巴巴地将奏疏交到石迁手上。

石迁接过奏疏,也不看,就站在那儿,像是在等什么。

海瑞缓缓抬起头,望向石迁。

石迁望着海瑞,“海大人所言之事,咱家已经记下。”然后望向王用汲,“不知王大人欲奏的另一件事是什么?可有写在奏疏之中?”

说着便望向王用汲手里,“王大人似乎只写了一本奏疏?”

王用汲支支吾吾。

这时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冲动了。海瑞之所以如此做,就是想证明自己无党无私,可自己刚才所言,已经让人怀疑他和海瑞有勾连。这件事一旦涉及党争,那么弹劾裕王就成为空谈了。

见王用汲不说话,陈洪冷笑一声,“若咱家记得没错,王大人之前在地方上出了差错,是高阁老、杨大人和黄大人举荐到京城来的吧?”

高拱、杨博和黄广升低着头,并不看陈洪。

“就不要东拉西扯了!”海瑞突然撂出一句话,“弹劾裕王是我一人的意思!和王用汲没有关系!诸位大人想东拉西扯,无非是要坐实我海瑞有党有私,并非真的为了弹劾裕王!海瑞在这里可以告诉诸位大人,裕王能纵容后宫干政,不仅是裕王一人之过,有司礼监内外勾结,伙同王妃母家搜刮民财之错!高拱身为裕王老师,本该有劝勉警戒之则,却毫不作为,反而在抄没严嵩严世藩家财上大做文章,失去人臣的本分,这些人,我都要参!”

全场鸦雀无声。

那些看似铁骨铮铮的官员们,跪在地上,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他们敢跑到禁门门口这样大声喧哗吵闹,无非是知道自己这样小打小闹,根本不会撼动那些大人物的根基,谁也不敢在奏章中指名道姓地弹劾某人,全弹劾了,就等于没弹劾,说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宛平县灾民一事的立场,民心所向。

经海瑞这样一闹,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变糟了。

“海瑞!你在胡说什么!”

“谁教你说的这些话!还不如实招来!”

“陈公公,这个海瑞失心疯有些时日了,还请治他的罪!”

“王爷呕心沥血,为国为民,海瑞,你到底有没有心啊!”

这些指责,似乎更像是表达新的立场,表达他们与海瑞无关的立场。

杨博悄悄依附在高拱耳畔,“阁老,您看……”

“这个海瑞,还真是胡闹。”高拱眉头一拧,现在他完全可以借着惩治海瑞来撇清和海瑞之间的所有联系,但闹出这样大的事,海瑞这个人还能否保住,谁也无法预测。

没了海瑞,如何割肉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