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美髯公(3 / 4)

加入书签

不知的。你今天能来,私塾也因此得名了。”

“先生过誉了,都是年少时一些推敲不住的稚子之言。”

听到这些人的谈话,于可远脑子嗡嗡作响。

《论时政疏》《荆州府题名记》,还有太岳这声称呼,除了张居正,还能有谁呢?

果然如自己猜想,这真的是那位大明中后期的第一首辅——张居正!

他,竟然会来到东阿!

就像是一个身处在历史最边缘的角落,忽然之间,便被卷入历史漩涡的最中央,望见了能够搅动历史走向的核心人物,那种感觉,实在太离奇,导致他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甚至暂时忘掉了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一个巧局,为自己谋利。

这一日,接连遇见高邦媛、汤显祖和张居正,简直是梦幻。

等回过神来时,再望向站在朱彦身后的汤显祖和张居正,他又忽然有点想笑。

因为,汤显祖得罪的那位不该得罪的大人物,正是张居正。这两位,将来无论是在文坛还是官场,都极瞧不起对方。更因张居正的运作,汤显祖在考进士时,连续数次名落孙山。谁又能想到,二人还有些同窗情谊呢?

彼此介绍之后,会讲便正式开始了。

台下的众学子望眼欲穿,等待徐元给出题目。

徐元对朱彦道,“朱兄,确定要按照你来信时给出的题目进行这次会讲?”

朱彦微眯着眼,“徐兄在担心什么?我拜入东流书院,便已被朱家除名,我的立场,只为坚定我的志向。”

听这话,于可远心中不由一凛。

朱彦明显是在告诉徐元,这次会讲,他要驳斥朱熹的理论,为心学站台。身为朱熹的后代,却要驳斥朱熹的理论,于可远实在不解,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猫腻。

“也罢,你心意已决,我就不再多劝。”

徐元轻叹一声,缓缓望向台下众学子,语气平坦道:

“此次会讲,论无极与太极。作对立论。”

对立论,就是一方辩有,一方辩无;一方辩是,一方辩非;一方辩善,一方辩恶。

无极与太极之争,实际上是朱熹与陆九渊对于其本体的争论。最初,这个问题由陆九渊的兄长陆九韶提出,他认为,《太极图说》言“无极”,与《通书》不相累。“盖《通书·理性命章》,言中焉止矣。……未尝于其上加无极字。《动静章》言五行、阴阳、太极,亦无无极之文。”

所以他怀疑《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或者是他学术未成是所作。“作《通书》时,不言无极,盖已知其说之非矣。”

陆九韶就这个问题向朱熹提问,朱熹作答,经过两次书信往复,陆九韶被驳斥得无法作答,提出不愿再辩,于是终止。但这个问题被陆九渊接过,主动提出再辩,争辩就转到了陆九渊和朱熹之间。

朱熹借《太极图说》发挥自己关于“天理”的观点,谓“太极无形而有理”,并把这当作周敦颐本人的思想加以阐释,由此而批评陆九韶“未及尽彼之情,而欲遽申己意”,“轻于立论,徒为多说”。

陆九渊提出这一问题,是借机阐发关于心与理、天与人关系的观点,认为对于“理”,关键不在于发议论、弄纸笔,如何用言辞表达它,而是认识它的实用性,并有切身的体验。朱熹认为,理未明,则人对于理各有所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就会使双方根据己意取舍对方言语,曲解对方意思。

朱熹强调对“理”的认识与讲明,陆九渊强调对“理”的真实性体验,实际上也就是理学与心学的不同,双方都想驳倒对方。这也就是此次会讲的辩论出发点了。

当然,这些东西,徐元一定是不会讲出来的。

能否理解到位,抓住辩论的核心点,全靠学子们自己的本事。

“来者是客,朱兄,一会的首论,就给你的高徒了。”徐元笑着对朱彦道。

“我们两方首论之后,台下的学子们也可发表见解。”朱彦点点头,然后对身后的汤显祖道,“海若,你来首论。”

汤显祖恭敬回道:“是。”

徐元望向于可远,“海若论过,便是你。”

于可远还在想着张居正,回答得就有些心不在焉,“是。”

徐元皱了皱眉,“两个时辰准备时间,要好好想。”

于可远这才用心回应,“老师,我记下了。”

抬起头,仍见到张居正在朝着自己微笑。

偏过头,高邦媛则一脸关切地偷瞄自己。

往台下看,林清修等人正殷切地朝自己招手,还有一个和自己眉眼相似的少年,正用一些冷漠和不屑的目光望向自己。

于可远皱着眉,望向那少年,疑惑道:“我有得罪过这人吗?没什么印象啊……”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