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规划(1 / 2)
天色已晚,大家散去。秦正把彩儿送回婶娘房间,婶娘就留下他问话。
秦元安写的信里除了彩儿就是两张图,还说了秦正开窍了,可怎么个开窍法却是没说。今天下来,让她不淡定了。
她当然知道那两张图对大唐意味着什么,但今天弄出来的这些东西,哪一个都不次于那张图的价值。吴乙和她说,只要挂着翼国公府的名号做酒,就可以给自己八成分子,可见这里面利益巨大。
这些窗户纸都是正儿捅破的,所以秦家要发财了,这是可期的。但正儿捅破这么多窗户纸是干什么?她不明白。
“正儿,说说吧,你想做什么?”婶娘问道。
秦正见婶娘把自己留下,却不说话,自在那里沉思,不由心里打鼓。
他也在想,后世太祖说过,路线定下定下来了,就是选择干部问题。现在,他就最缺干部。想当一个触角伸满大唐甚至全世界的大蜘蛛,就看自己能发育出多少条腿了。人员倒是好办,叔父的赛孟尝不是白叫的,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不知有多少都受过恩惠,尽可取用。还有齐州老家那个老军村,那里住的最早的,还是跟着叔父起家的那批人,虽是伤病老兵,但都是忠义之人。
那就是钱的问题了,秦正很缺钱。
见婶娘动问,刚要回答,彩儿动了动,咂咂小嘴伸个懒腰,道:“有点饿呢!”
好吧,重新组织一下语言,道:“想弄钱!婶娘,我想弄很多很多钱。”
“在灞桥,他们欺负彩儿时,我就想到了。彩儿有叔父、婶娘,还有我,可以爱她、护她。可天下有多少彩儿般大小的孩子,被人欺凌、被人打骂,还没人保护呢?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流落街头,只有一个目标,活着。可他们活着并不容易,还是会被人踢、被狗咬。风、霜、雨、雪,哪个天象施暴,他们的性命,就都可能被收了去。”
看着婶娘眼中泪花晶莹,秦正大声道:“所以,我要弄钱,我要天下孩童,再无饥寒之忧!”
回到自己的房间,秦正呆呆的坐在榻上。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开了,那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下去。
他要好好的规划一下到齐州后的事了。
拿起纸笔,看着桌几上的油灯出神。
造纸,活字印刷,这是给老军村想出来的第三产业。这时候的纸太贵了,连自己面前的黄麻纸都要四五文钱一张,就是大户人家也是用不起的。蜀中运过来的蜀纸那就贵的离了谱,上好的要到七十文。
还有厕纸,必须必须要提到一个必须必须重视的程度上,来唐朝,衣食住行什么的都可以忍,唯独这个不行!绝对绝对不行!
有了纸,售卖和印刷就可以一条龙了。印什么,这时候当然是圣人之言了,不是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么?因为纸张问题,雕版的,手抄的,保存不了多长时间。竹简好些,但刻工太难了。还有勘误,天下有多少本手抄书,就有多少个版本。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这时候的读书人,有多少是捧着手里的书,苦思着道可道、非常道?五经正义,那要到贞观才有。
炒菜?看看叔父齐州有朋友没有,开个酒楼。华夏的鲁菜,就从武德五年开始吧!开了酒楼,那就还要建一个善堂,收容些孤寡,和善堂对接,剩菜剩饭也是一条龙了。
农业么,虽然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但那可是生存所在,当然是重中之重了。把曲辕犁弄出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还有,水车,水磨,粪肥,这就够忙活的了。
还有铁。是时候虽然还没有盐铁之利的说法,但是盐铁却被士族门阀把持着,朝廷在门阀的眼中就是一个收保护费的,象征性的交点税,这算世家给了你面子。换了个朝廷,那就换一波人来,总是好言接待。但是,想买盐和铁,那待遇和其它人没啥两样。世家口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指的是周文王,而不是李家。
长孙家就有铁厂,现在还不行,但再过几年,到了贞观朝,那就厉害了。
齐州有铁矿,秦正是知道的,现在,肯定是山野荒芜之地。关键是铁厂建在哪里,还有必须的石灰、煤和炼焦。
齐州地势平坦,北方势力过了黄河就一鼓而下了,毫无安全可言。今年三月,刘黑闼战败跑到突厥,可六月又回来了,而且目标直指山东。
还有北边的高句丽,更是一头猛虎,獠牙利爪,虎视着山东。
这个,还真不是谈笑间就能灰飞烟灭的,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虽然有着一千多年的知识,可没有以一当万的勇武,还得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在世家的夹缝中,猥琐发展自己的实力,包括经济和武力。这个,还是到了齐州看看再说吧。
到这,就差不多了吧?
对了,要让老军村把周围十里八乡的孤儿收留下来,给他们开蒙,教他们认字,学习这个世界里的生存法则。
弄学校,就得有教具。黑板,粉笔、沙盘、桌椅……好多好多。秦正感觉自己就像是要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样。
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