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这次只有3秒(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端口2和端口3将会关闭。

为了保证前后的实验能够形成对照,除了电路结构不同之外,其他的因素,都是要保证完全相同的。

开始了励磁之后,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测试仪器上。

这其中,最重要的数据,就是串扰隔离度了。

这代表着,控制线之间,对于串扰的隔离程度。

数据越大,隔离程度越好。

看到屏幕上的数据后,众人不禁心中一阵震惊。

“竟然达到了32dB!”韩书斌心说道。

在这之前,原有的控制线电路中,控制线之间的串扰隔离度,仅仅有12dB而已。

韩书斌想过,徐佑新设计的电路结构,可能会让串扰隔离度有一定的提升。

但却没想到,提升幅度能够这么明显。

这样看来,项目组选择做1000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都有些保守了。

完全可以再冲击2000量子比特的。

看到正如理想中的结果后,徐佑轻轻松了一口气。

这不仅证明了,徐佑这套优化后的控制线电路是非常有效果的。

更说明了那天在徐佑脑海中所模拟的场景,也是完全将真实场景重现了的。

要是徐佑能一直保持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那在之后的科研道路中,无疑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强大的武器。

紧接着,徐佑又分别对端口2和端口3进行着励磁。

和端口1一样,之后的两次,同样将串扰隔离度,提升了20dB左右。

这样的实验数据,足以说明了徐佑优化后电路的重大意义。

“立即开始进行超导量子计算的算力测试!”

带着激动的心情,韩书斌甚至顾不上去肯定徐佑的成果,马上开始了新任务的布置。

“徐佑……这也太厉害了吧!”常晓平心说道。

这种设计电路的能力,并不在常晓平这个程序猿的工作范围之内。

但常晓平也知道,这是一种何等难度的事情。

整个项目组的成员们,这么多天以来,都没有能够设计出这样一个优化的电路出来。

而徐佑,却能在离开项目组的几天内,就把它设计出来了,还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要不是亲眼所见,常晓平是绝对不敢相信的。

接下来,徐佑和韩书斌一起,参与到超导量子计算的算力测试中。

虽然新一代量子计算机还没有完全组装起来。

但已经可以进行算力的测试了。

只要能够通过算力测试,确定能够胜任各种大计算量的计算任务,距离实用化就不会太远了。

这一次,量子芯片所进行的计算任务,是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

为了完整的对比,新一代量子芯片与上一代的算力不同,所进行的,是完全一样的任务。

按下了任何开始的指令后,韩书斌、徐佑等人,等待着最后的计算结果。

而这一次,任务进行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韩院士,计算已经完成了。”

听到这位工作人员的话,韩书斌不禁十分的诧异。

“已经完成了?这么快?用了多长时间?”

徐佑对此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似乎韩书斌刚刚作出开始的指令,任务就已经结束了。

“3秒的时间。准确的说,是3.06秒。”

“3秒?速度竟然是上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100倍!”

韩书斌记得很清楚,在执行同样的算力任务时,整整用了300秒的时间。

当然,如果是现在顶级的超算,所需的时间,可是需要整整100年的。

从100年,到300秒,再到3秒。

这是一个怎样的伟大跨越啊!

这个时候,徐佑也忍不住问道:

“韩院士,如果是超算执行这样的任务,大概需要多久?”

“需要100年的时间。”韩书斌澹澹说道。

听到韩书斌的话,徐佑也不禁心里一颤。

通过计算,徐佑很快就算出了它们之间的速度差距。

“韩院士,这么说的话,新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速度,是超算的十亿倍?”

“没错,基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量子计算机这个项目?这可是有可能改变人类科技格局的一个项目啊!”

这个时候,徐佑突然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超导量子计算机也可以完成对超导材料的计算的话。

那很有可能,超导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又要实现新的突破了。

甚至,离接近室温的超导体,也不是肯定找不到的了。

之前这段时间,关于超导材料的寻找,一直没有新的突破。

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被超算的算力所限。

还有很多元素的组合方式,目前还根本就轮不到去计算。

因为想要全部算完的话,不知道要多少年过去了。

更别说,在这期间,要消耗多大的电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