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让欠债的村民干活抵债(1 / 4)

加入书签

有了许志权那一队人的加入,整个工期又能缩短了。

大郭村的村民最近都在议论,许庭花钱在山里建房子的事情。

大家都说,这是因为许庭的那一座果园,已经成为了许庭家的聚宝盆,所以许庭要把它给严严实实地看守起来。

同时村民们也对许庭家的果园,为他带来多少收益,产生了巨大的疑惑。

如果赚的钱不多,许庭干啥要特地在山里建房。

尽管村民们并不知道许庭建房子选用的都是好材料,但只是保守估计,也得上十万块。

十万块,在他们眼里简直是一笔巨款。

自从这个消息广为人知后,许宗海和张秀芬就被村里的人缠得烦透了。

五爷,俺家阿生去年在工地干活儿,结果恁黑心肝的老板不给发工资,阿生为了讨工资去找老板,不小心摔了一跤,到现在腿还跛着,俺家现在日子不好过啊!

五爷,你家现在日子越来越红火,能不能先借俺家几千块钱,阿生的腿不能再耽误了,不然他以后就瘸了,到时候俺家可咋办呀

由于许宗海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所以如今一看他家有钱了,好多人就上门借钱。

即使只是村里同一个宗族的人,他们也不会不好意思。

好在许宗海虽然木讷老实,但他也不是个傻子。

他吭哧吭哧地道:这事儿你得去问廿四,俺在家里莫拿过钱,都是廿四和俺家恁口子管钱,俺也不知道家里有钱不。

五爷你就别说笑了,你家开超市、买车建房子,咋能莫钱咧?

许生财的婆娘不依不饶,五爷你就行行好,阿生这腿得几千块才治得好,俺也是莫办法了才来求你呐!

许庭对养父母是孝顺的,这点从他带养父母外出旅游,以及平时对养父母的态度就能看出。

也正因如此,想要借钱的人基本上都会从许宗海这里入手。

柿子要挑软的捏,借钱就挑老实好说话的人开口嘛。

张秀芬性情泼辣,大家也不愿意找她触霉头。

许庭既然会挣钱,那他又怎么舍得当散财童子?

所以许宗海一时间成了村里的香饽饽。

只要许宗海碍于脸面应了下来,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地去找许庭要钱。

难道许庭还会不认他养父说的话嘛!

那他岂不是不孝,这跟他一直以来树立的形象可不符。

俺手里有点钱,你先拿回去吧,其它的俺真做不了主,眼下这家是廿四当的,钱也是他赚的,俺不知道廿四有多少钱,就算知道了,俺也做不了他的主。

许宗海的回复让人大为意外。

他确实不圆滑,为人木讷。

因此他有啥话就直说。

他在家里的地位一直都是这么低的啊!

连身上装一百块的钞票,都要被老伴骂!

再说了,他的儿子是收养的,这亲生的儿子都不一定肯听老子的话,更别说那收养的儿子了。

许宗海对每一个来找他借钱的人,明明白白地道出自己的处境:要钱没有,要人也拿不出。

反正他就这点钱,先到先得,借完了还得愁眉苦脸地反过来诉苦。

就问你们怕不怕?

他用上这么一招,村民们就拿他没辙了。

有些不死心的村民,就去找张秀芬,尝试着从张秀芬这里突破。

张秀芬平日虽然泼辣,但是她吃软不吃硬,并非不讲道理之人。

别人求到她头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惨样,反而让她说不出恶毒的话。

只是张秀芬守财奴的特质不会因一时心软而消弭。

所以她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找机会帮他们问许庭能不能借钱。

这让许庭很是无奈。

婶,不是我狠心,而是这个口子我不敢开。都是乡里乡亲的,如果说到时候他们还不上,我也没办法。

张秀芬悻悻道:俺也明白,可是生财家的情况确实挺惨的

我们这个村子,日子过得不好的多了去了,还有好多没有后代养老的老人,难道每一个都要靠我出钱救济吗?

许庭淡淡地说。

张秀芬面露愁容:这咋办呐?俺们和生财家也是亲戚,不帮的话说不过去啊。

许庭想了想,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这样吧,我现在需要人帮忙在果山干活儿,生财虽然腿脚受伤了,但是走路没有问题,生财的媳妇儿也能做事。如果他们愿意,就到我们家果山帮忙,我会给他们开工资。

钱不能轻易借出去,不然以后会很麻烦。

都是同一个宗族的乡亲,你帮这个不帮那个,这不是平白无故得罪人么?

反正许庭的果山也要大干,干脆将这些需要借钱的人都招揽过来为自己打工。

若是以后他们没钱还,那就劳动偿还,也未尝不可。

如此安排也是双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