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把养子当亲儿子了(1 / 2)

加入书签

今天做盖籺,让许庭意识到,自己能做的买卖多了去了。

他现在缺的其实不是钱,而是把钱拿出来的理由。

而经过大闺女的提醒,许庭意识到自己如果一味地花钱却不挣钱,肯定会惹人怀疑的。

毕竟现在一辆摩托车也要上千块,在海叔他们眼里,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许庭当晚吃饭时,就对家人宣布,他从明天开始要去做买卖了。

果树都种下去了,果山那边也没啥大事,我想先做一段时间生意,多少要挣点钱回来贴补家用。

许庭这么说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许宗海和张秀芬的精神都集中了。

他们在专注地听许庭讲话。

家里的石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以后我就做豆腐和盖籺卖。

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以前俺卖豆腐时,也没挣着几个钱,天天还得跑的累死。

许宗海善意地忠告他。

许庭不以为然,我先试试看,既然要在家发展,就不能光等着天上掉馅儿饼吧。

你想等,老天还不一定给你掉馅饼咧。张秀芬随口接道。

但不论如何,两人内心还是支持许庭的。

从前许宗海卖豆腐挣不了钱,说不定许庭就能挣到钱呢?

毕竟现在家家户户条件比从前改善了不少,也不至于像过去那么拮据,穷得连豆腐豆芽都买不起。

磨豆腐用的黄豆,需要先脱壳后浸泡四五个小时。

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繁琐的。

可做好豆腐,才是整个买卖的第一步。

最关键的还在后面:卖豆腐。

虽说许庭不会做豆腐,但这第一步对他来说,并不是问题。

因为这些活儿,许宗海能帮着他干完一多半。

只是,为了赶在早饭前把第一批豆腐卖出去,许庭必须早早起床磨豆腐。

这活儿很辛苦,很累,要起早贪黑地忙,还不一定能挣回本。豆腐磨出来了,没有卖出去,那都算是失败品。

许宗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许庭越听,心里越打鼓。

海叔,没那么夸张吧?

他又不是真靠卖豆腐挣钱,用不着这样拼啊!

你懒的话,更加挣不了钱,俺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嘞!

察觉到许庭似乎有所动摇,许宗海很干脆地说。

俺今儿个去问过阿二了,这段时间包土坡那边有老板在割木,你就跟俺一块儿去吧,割木每天包中饭,还有十五块钱拿,一个月能挣几百块了。

张秀芬一听居然有十五块钱一天,顿时来了劲。

这不错啊,一个人十五块钱一天,两个人就有三十块钱一天了。

听到这话,许庭赶紧道:海叔,我还是先卖豆腐吧!

闻言,许宗海和张秀芬只当他是怕苦怕累,所以挑了个轻松点儿的活干。

两人心中不约而同叹了一口气:唉

廿四这半年多来改变很多了,没去打麻将,也没有天天睡懒觉,总是早早起床,家里有什么活儿也帮着干,自己也倒腾着种好了一片果山。

他们应该知足了,实在不应该对廿四再寄予太大的期望。

起码廿四的行动证明了,他是有心留在大郭村发展的。

以前,两人总是担心许庭会带着老婆孩子,偷偷抛下他们回老家。

因此这份认养的亲情关系,其实是很脆弱的。

许宗海和张秀芬心里有所顾虑,便会有所排斥,提防这儿提防那儿的。

这委实不该是一家人应有的心态。

和其它所有亲密关系比起来,似乎只有亲子关系最牢靠。

人们往往只有对自己的亲生孩子,才能做到完全信任和不顾一切地付出。

许宗海夫妇与许庭,本来是认养的亲子关系,若能消除彼此的猜疑,那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人。

今年许庭做的这些事,以及许宗海夫妇主动将存折的事暴露,而引起的家庭风波,其实都在推动他们在朝彼此靠近。

因此,比起以前,一家人更加紧密相依。

许宗海夫妇心里也在逐渐把许庭当成自己的儿子。

并且是那种不需要防备的儿子。

这种情况下,只要许庭没有太过分的行为,他们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自然会无比包容。

是故,许宗海口头上不鼓励许庭这种懒人去做生意。

可实际上,他吃完饭后,比谁都殷勤地去替儿子做准备工作了。

张秀芬也不像以前那样,因为许庭犯懒选了更轻松而不赚钱的活儿,就各种隐晦地抱怨和责怪。

你要卖豆腐就卖豆腐吧,给你找点事做,省得你在家闲得待不住,又犯了老毛病跑去打麻将赌钱。

张秀芬依然是在唠唠叨叨,可这一回,她的语气和唠叨的内容,并不会引起许庭的不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