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 破敌袭内奸显形 鼻屎国利令智昏(2 / 3)
不过为了减少己方不必要的伤亡,萧义便向手下的禁军护卫下令,数枪并进戳死了利库姆。
利库姆既然被围了,在远处土丘上准备接应的姬纽队长那里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拦住他去路的,正是身经百战的唐莽。
姬纽擦掉了嘴角刚被唐莽扇了一巴掌而流出的血,瞪圆了眼睛盯着唐莽愤怒的骂道:“混蛋,我姬纽堂堂九段高手,竟然打不过你!”
唐莽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做出一个单掌礼后,冷冰冰的来了一句:“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普度众生,施主投降吧。”
“我堂堂姬纽特战队,从未失手,今天岂有投降的道理?!”说罢,姬纽便再次提起大太刀,飞速向唐莽砍了过去。其速度之快,甚至在刀尖引起了一阵刺耳的音爆。
不过这种程度的招数还不足以对唐莽造成威胁,就在大太刀快要劈到唐莽时,他轻轻侧身一躲,如雨燕一般便躲开了这一刀。紧接着唐莽便顺势打出一记看上去没什么威力的直拳,正中姬纽右肩,‘咔嘣’姬纽的右肩传出了骨骼碎裂声。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施主投降吧。”唐莽看着远处倒在地上的姬纽,再次单掌一礼,毫无新意的重复了上一句话。
“可恶……”姬纽捂着右肩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就在此时,已经收拾完官船边战场的左祝,带着人马来到了小土丘的坡下。
‘机会来了。’姬纽见状不顾身上的伤痛,掏出匕首便要去劫持带队的左祝。然而他刚冲着坡下没跑多远,便被唐莽丢出来的像炮弹一样的石块砸碎了脑袋,完成了物理超度。
姬纽的身体则像滚筒一样,咕噜咕噜的滚到了左祝的脚边。
没过几分钟,善于隐蔽和侦查,却不善于战斗的古杜,也被人从树丛后面揪了出来。至此十字团下属的精锐部队,平均修为达到7段后期的姬纽特战队,全军覆没。
……
……
杨毅放下筷子,摸了摸滚圆的肚子说道:“饭吃好了。听声音,祝儿那边的活也干完了。”
“岳父,孩儿不明白。如果传言是真的,朝堂之内有奸细的话,那卞大学士也应该算在内。查奸细的事,为何陛下没有交给锦衣卫,反而交给了查访司?”赵斌不解的问道。
“这…或许是陛下认为锦衣卫不可靠吧。”杨毅摸了摸胡子揣测道。
“斌儿,一国之主的心思是很难猜测的。”魏兰用筷子指了指松仁玉米,道:“就像这一盘松仁玉米里的玉米,你能分的出那两粒玉米是从同一个棒子上撸下来的吗?我跟陛下从小一起长大,要说兄弟姐妹之间,就属我俩关系最好。可是我总觉得,他最信任的人并不是我,也不是他的后宫嫔妃,更不是他的几个孩子。”
“难道说是卞大人?”赵斌怎么也没想到,皇帝最信任的人竟然是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大臣。
魏兰点了点头表示道:“确实如此。”
……
……
被抓住的吉斯和古杜在第二天就被废掉了手脚,锁到了囚车上,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踏上了返回郑京的路程。
可以说此次在查访司组织下,多方面合作的反谍任务取得了成功。用不了多久,查访司的审讯专家们,就可以从这两人的嘴里挖出更多的线索。再通过与几位朝堂高官最近的行为进行交叉比对,卞青檀相信很快就能揪出埋伏在朝堂之中的‘佛龛’。
不过就在押送二人回京的途中,郑国的官场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又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挂印辞官?”皇帝目瞪口呆的看着给他带来这个消息的李总管。
一般来说,只有对时局十分不满的官员才会辞官。自郑国立国以来,也只听说过偏远州县的知县一类的官员有挂印辞官的情况。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当朝三品大员挂印辞官的事情。
“是的陛下,奴才已经派人去陆大人府上确认过了。除了一些新仆役,陆大人的亲眷和一些老仆役都已经走了。您看,这是陆大人的大印。”说罢李总管双手把陆海山的大印呈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大印,仔细端详了一番后,也终于打消了心中的那最后一点疑虑。
“陛下,陆大人府上还有不少疑点。”李总管又道。
“哦?什么疑点?”皇帝好奇道。
“陆大人府上,除了字画以外,所有带字的纸都消失了。老奴的手下查探过了,陆府的厨房里有不少纸灰。看上去像是最近烧的。”
“嗯?这倒是有点奇怪。”
“而且陆大人府上,稍微重一些的珍宝都没有运走。城防司也没有陆大人一家出城的记录。”李总管将他发现的疑点都讲了出来。
“哦?”皇帝感到这确实是太奇怪了,可是他又不知道奇怪在哪里。
忽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卞大学士求见。”
突然间,皇帝恍然大悟,他一拍桌子说道:“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