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潜心宅内解心结 点滴小事挂心肠(2 / 3)
用马拉只烧煤,便能拉三万斤货物呢。
赵斌看到南野佳郁惊讶的样子于是决定加把火。“以后还能拉三十万斤,三百万斤呢!”
南野佳郁更加惊讶了,她瘫坐在椅子上恍惚了一会儿没回过神来。
“喂,你还好吧。”赵斌说道。
“哦,赵大人我没事。我只是没想到火车能够拉这么多东西。”南野佳郁眨眨眼睛回过神来说道。
“还不止这些,这火车的核心部件其实是蒸汽机。要说这蒸汽机的用途可还有很多呢,比如说装到船上用来推动船前进,在比如说连接到纺纱机上驱动纺纱机运转……”赵斌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南野佳郁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此时在南野佳郁的心里,她已经渐渐的将赵斌当成了一个神,一个她从未见过的神。
“赵大人,那您说,我们东瀛国能够造的出这个蒸汽机吗?”南野佳郁认真的咨询道。
“我认为现在不行,但是将来一定可以。”
“那我们东瀛能够购买这个蒸汽机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吗?”南野佳郁继续问道。
“这个不行,现在蒸汽机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已经被列为绝密,受到严密保护。不过我认为即使陛下同意向贵国出售图纸和生产工艺,你们暂时也造不出来。”赵斌没有想讽刺倭国的意思。因为他认为目前他们能造出来火车用的高压蒸汽机,除了有自己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先进科技支撑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郑国并不缺乏人才,赵斌只是稍一点拨,这些人才就学会了关键知识,并且能够活学活用。而反观现在的倭国,内部战乱不断,人民生活疾苦。哪有条件去培养一大批人才来干这件事?
“为什么?”南野佳郁用面带渴望的表情问道。
“人才,你们缺少足够的人才。”赵斌喝了一口茶后冷静的说道。
南野佳郁顿时被说的垭口无言,因为赵斌说的确实是事实。一片战火的倭国,此时确实没有像样的教育机构,大部分人不是被征调到了前线,就是在给前线运输物资。“那如果派学生来学习呢?”南野佳郁追问道。
“那也难,造这个东西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的。另外即使你们想派留学生来,那也得需要陛下同意才行。”
“那如果我们直接向贵国购买呢?”南野佳郁锲而不舍的问道。
赵斌抬起头,双手交叉于胸前,想了想说道:“我想这个陛下应该会同意的。但是我认为在近几年内,火车和蒸汽机的产量,都不够满足郑国国内的需求。我估计出口可能就更难了。”
南野佳郁咬了咬嘴唇,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了。因为当她看到那个烧煤就能跑的火车的时候,她瞬间明白了。这个火车就代表着未来。如果东瀛能够拥有自己的火车的话,早晚会强大起来。
“小姐,我把琵琶取回来了,古师傅说保证跟新的一样。”小舞拿着琵琶进了门,这才打断了赵斌和南野佳郁涛涛不绝的谈话。
南野佳郁瞬间回过神来,笑了笑说道:“听赵老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南野小姐过奖了。”赵斌也笑着回答道。
“赵老板,为了感谢您的帮助。我想给您献上一曲不知您意下如何?”南野佳郁接过琵琶说道。
“南野小姐真是多才多艺啊,今天我可有耳福了。”赵斌微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笑着说道。
“不过是打发时间的爱好罢了,还请赵老板不要见笑。”
紧接着南野佳郁便弹起了琵琶。
赵斌听着这悠扬的琵琶声着了迷。他仿佛一时间又回到了上学时,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看音乐系演出的小剧场里。内心不禁感慨一番,于是不自觉的唱了起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赵斌忘情的唱到这里之后便忘词了,只能跟着曲子哼哼了起来。
曲毕赵斌慢慢睁开了眼睛,回过了神来。
“赵老板,您的诗实在是太美妙了。”南野佳郁恭维的笑了笑继续说道:“不知能否赠予小女子呢?”
“这个没问题,不过这首诗不是我写的。是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写的,这首诗后面还有一大截,实在是太长了我记不住了。我回去查查等下次见面我给你带过来。”赵斌满口答应道。
“那小女子就拭目以待了。”南野佳郁起身微微对着赵斌鞠了一躬。
“我很好奇,南野小姐除了短笛,琵琶还会什么呀?”赵斌好奇的问道。
南野佳郁脸上略带神秘的微笑,回答道:“以后您就知道了。”
两人又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