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鲁工献图 芦河泛舟(3 / 3)
拱桥之上,紧随小偷之后,追了过去。
赵斌看了看杨木兰远去的背影,又回过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魏忆鑫,不好意思的对着魏忆鑫拱了拱手说道:“忆鑫妹妹,在下也…”
魏忆鑫点点头说道:“姐夫,你想去便去吧,我留在此地等你们。”
“多谢公主。”说罢赵斌也飞身一跃跳上了石桥追着了过去。
魏忆鑫看到赵斌走后忽然灵光闪现,返回船舱做起了诗来。
……
“站住!站住!那边那小贼还不赶紧站住!”杨木兰一边追着一边大喊道。
那小贼虽然身材矮小,但是速度极快,无论杨木兰如何奋力追赶,却始终追不上那小贼。但是运气却似乎站在杨木兰这一边,跑着跑着,那个小贼不知道是不熟悉路线,还是运气实在不佳,竟然自己跑到了一个死胡同里。
“你跑啊,你不是很能跑吗?你再跑一个试试看?”杨木兰拿着剑指着背靠着墙壁的小贼,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
只是十几个呼吸的时间过后,赵斌也追了上来,喘着气对着墙边的小贼说道:“那边儿那小贼,你已经被包围了,赶快过来投降,现在投降自首还能争取宽大处理。若是被我们抓住了,送到官府必然严惩。”
那小贼并没有说话,看了赵斌一眼后,便弯下腰把手里的包袱放在了脚边。
杨木兰和赵斌以为这个小贼要投降,就想上前先把他控制住。
但是那小贼却在放下包袱起身的一瞬间,从手里向着杨木兰和赵斌丢出了两个飞镖。杨木兰和赵斌还好反应及时侧身躲开了这两支飞镖。
然而就在两人躲开飞镖的同时,小贼又向他们脚底下甩出了混合着胡椒面和辣椒面的烟雾弹,瞬把二人呛得不停地咳嗽,同时眼睛不停地流泪。
过了好一阵,当杨木兰和赵斌终于逃开这烟幕的时候,那个小贼已经不知去向了。
“竟然让那小贼给跑了。”杨木兰悔恨的说道。
“算了算了,你看那小贼跑的时候也没顾上拿那个包袱,咱们还是赶快回去把包袱还给那位大娘吧。”赵斌安慰道。
杨木兰看了赵斌一眼,思忖了一下,忽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道:“子龙你是不是还穿着铅沙马甲呢?”
“是啊,怎么了?”赵斌不解的回答道。
“穿着铅沙啥马甲,你也能这么快的跟上来,你的修为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了。”杨木兰惊讶的看着赵斌上下打量了一番。
杨木兰这么一说,赵斌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五十斤重的铅沙马甲。这五十斤的铅沙马甲,对赵斌来说好像完全不存在一样。
就在两人返回游船的路上,赵斌在地上发现了刚才那个小贼丢出的飞镖。走近后一看他发现,竟然是两个手里剑。于是赵斌拿起手里剑对着身边的杨木兰问道:“这个手里剑很常见吗?”
杨木兰仔细看了看赵斌手里的手里剑说道:“不这个并不常见,在海商那里倒是有卖的。前些年秦叔叔去甬城剿寇的时候,曾经给我拿回来过几个比这两个还精致的。”
听到杨木兰这么说,赵斌倍感意外。‘既然不是常见的物品,这算哪门子小贼?’
意外归意外,当两人把包袱还给了那位大娘后便又回到了船上。一上船杨木兰和赵斌便发现魏忆鑫在微笑着盯着两人看,说道:“姐姐、姐夫,你们这么快就回来啦?那小贼可曾擒住?”
“没有,让那小贼给跑了。”杨木兰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哦,那确实挺可惜的。不过只要你们俩没事,那位大娘也没有什么损失就好。”魏忆鑫安慰道。
“那是自然。”杨木兰点了点头。
“你们猜猜,在你们抓贼的这段时间里我做了什么?”魏忆鑫用调皮的语气说道。
“你做到了什么?”赵斌和杨木兰同时问道。
“我给木兰姐姐做了一首诗,你们看。”说罢魏忆鑫打开了手里那张纸,只见那张纸上写着这样一首诗:
芦河泛舟记【1】
剑指青天跨翠船,清风拂过水波泛。
英姿飘然似翠柳,不见桥头倩影还。
赵斌和杨木兰看了以后都拍手称赞,虽然赵斌心里并不觉的这首打油诗有哪里好。但既然魏忆鑫诗兴大发做了一首诗,自然要言不由衷的鼓励一下。
其实魏忆鑫在这段时间内,不只做了这一首诗,她还给赵斌做了另外一首诗,只是她没有好意思拿出来给赵斌和杨木兰看罢了。因为另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一剪梅?芦河泛舟【2】
春雨潇潇玉簟寒。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花满桥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