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放权(二)(2 / 3)
李复书平日里不是对着比他还严肃的大臣们,就是对着枯燥无味的奏折,实在乏味得很。
此时有美人相伴,又有歌声绕耳,连手里的奏折似乎都变得可爱起来。
这就是李复书为什么喜欢郑妙音,不但在短短数日之内就给她连升数级成为三品婕妤,单独住凌烟阁,并且还大大奖赏了余力的原因。
他实在太喜欢郑妙音的歌声了!
一个多月以前,余力把郑妙音送给了他。
他第一眼就被郑妙音的美丽给吸引住了。
虽然宫中不缺美人,但郑妙音的那种美,就像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仿佛没有了他的呵护,就会坠落花瓣,或者被阳光蒸发。
及至他听到郑妙音的歌声后,那缠缠绵绵的音调,仿佛缠住了他的心。
就算他到其他妃嫔那里歇宿,耳边仍然萦绕着郑妙音的歌声,久久不能忘却。
从此,李复书就更加对郑妙音爱得无法自拔,不但晚上夜夜在她那里歇宿,白天还要招她来安仁殿伴驾。
以至于宫中的妃嫔们都知道,李复书十分宠爱这个新来的郑婕妤。
所以朱倩才会那么讨厌郑妙音,以至于第一次见面就对她十分不客气。
直到赵学尔从桑田回来,李复书才没有夜夜歇在凌烟阁,也没有日日召郑妙音来安仁殿伴驾。
但那只是比起赵学尔不在的时候稍微收敛着些,若跟其他的妃嫔比起来,他召见郑妙音的次数不可谓不频繁。
比如现在,他一边办公一边听郑妙音唱歌,那面上的表情,惬意得仿佛要飘了起来。
忽然,一阵急促高亢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惬意:
“边关急报!”
侍从高举着一个圆筒,不等侯在门外的侍从通报,便一路奔进安仁殿,跪倒在大殿中央,急道:“幽台国王子旦西率领五万大军抢掠南部边境数个州府,安南大将军方蒋八百里加急请求皇上派兵支援。”
“什么!?”
李复书惊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步走到侍从跟前,一把抢过圆筒,拿起另一个侍从递上来的小刀,划开圆筒的密封圈,取出里面的信件急急看了起来。
幽台国今年雨水多,许多地方遭了水灾,如今还不到秋收,幽台国王子旦西就率领五万大军抢掠南唐南部边境数个州府。
安南军中只有两万兵马,人数不如幽台国多。而且旦西带着人四处抢掠,毫无定向,往往方蒋得到消息赶到的时候,旦西已经抢完了东西,带着人离开了。
旦西带着五万人马蜂拥而来,又呼啸而去,虽然每次抢掠的时间不长,却给南唐边境诸州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
所以方蒋向京都求援,希望李复书能够派兵助他把幽台国的五万大军一举歼灭。
信上的内容十分简洁明了,李复书很快就了解了边境局势,他拍着桌子大怒道:“幽台国当真无耻,去年才签了和平条约,今年不过几个地方遭了水患,如今秋收都还没到,就无视条约又到我国边境来抢掠,真是一群土匪!”
他赶忙吩咐一旁的侍从道:“快去把宰相们叫来议事。”
侍从领命而去。
这时李复书一转头,看见郑妙音还抱着琵琶站在大殿中间,不由得眉头微皱:“你还在这里做什么?”
此时军情紧急,他没有心情再与郑妙音浓情蜜意,以为郑妙音但凡有点眼色,就应该自行退下。
方才他已经命人去政事堂传宰相们来议事,一想到宰相们若是与郑妙音打了照面,看到郑妙音抱着琵琶从安仁殿出去,恐怕会说他耽于美色而误了朝政之事。
虽然是他召郑妙音来给他唱歌的,但他绝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错误,所以此时不由得为郑妙音的没有眼色而恼怒。
郑妙音很是无辜,李复书召她来伴驾,她本来唱歌唱得好好儿的,结果突然跑进来了一个人跪在她边上,把她吓了一跳。
她这些日子正在受宫中嬷嬷的教导,说妃嫔必须得听皇帝的,皇帝召妃嫔侍寝或者伴驾,妃嫔不得拒绝;皇帝若是让妃嫔们跪安,妃嫔们不能赖着不走。
方才的情形,她自然知道自己应该离开。
只是她几次看向李复书,想要向他请示,李复书都没有理她。
之前她因为不懂宫规,被朱倩抓住把柄羞辱了一番。
从那天起,她便让如鱼给她找了一个嬷嬷,教导她宫规。
她每日都努力记了许多宫规条款,并且严格按照宫规行事,从不逾矩。
所以她才明知道自己应该离开,却因为没有得到李复书的允许而不敢离开,没想到还是惹得李复书不喜。
郑妙音虽然心中委屈,却不敢辩驳,只抱着琵琶匆匆行了礼之后便要退下。
李复书赶紧拦道:“你先去偏殿呆着,等宰相们都进了安仁殿,你再悄悄出去。”
他顿了顿,又嘱咐道:“不要让他们发现。”
安仁殿是李复书的寝宫,也是他办公和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