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武太后(2 / 3)

加入书签

孝的污名,恐怕太子之位不稳。

可惠妃是被太后赐死的,李复书又怎么能够对神武太后歌功颂德?

况且知道惠妃被太后赐死的人也不少,若是他当真在众人面前称颂神武太后,又何尝不是对惠妃的不孝?

所以李复书是说什么都不对。

可康宁公主此时步步紧逼,他又不能什么都不说。

正值李复书为难之际,赵学尔突然朗声道:“太子与太后祖孙情深,虽然太后仙逝多年,可太子每每想起太后的音容笑貌,仍然伤感不能自持,未免在众人面前失态,这才未发一语。”

赵学尔是新妇,对十七年前的旧事不知情,就算说错了话也情有可原。

也许会有人讥笑她不懂装懂,或者故意出风头。

但那也总好过李复书被扣上不孝的罪名强。

康宁公主嗤笑:“太子妃又不是太子肚子里的蛔虫,太子一句话都没说,你怎么就知道他伤心难过?”

赵学尔道:“且不说太后执政三十年,为了南唐的繁荣安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天下人都受了太后的恩惠,太子自然也感恩太后。但说太后与太子是亲祖孙,今日是太后忌辰,太子伤心难过本就是人伦亲情,不知道康宁公主倒在这里怀疑些什么?”

别人相不相信不知道。

反正皇帝是信了赵学尔说的话。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赵学尔说得十分的对,李复书与神武太后是亲祖孙,哪里能有隔夜的仇呢?

康宁公主见状,脸上仍然维持着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恶意满满:“我只是在想,太子究竟是在为太后伤心难过,还是在为别的什么人伤心难过呢?”

李复书一听见康宁公主提起惠妃,转过头恶狠狠地瞪着她。

如果眼神能够杀死人,恐怕康宁公主已经死了无数遍了。

康宁公主却一点也没有被李复书的表情吓到,反而笑得更加灿烂。

李复书越是生气,她就越是高兴。

她希望李复书最好是气得发疯,再说出什么胡话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学尔一把握住李复书攥紧的拳头,一边安抚他,一边反问康宁公主:“既然康宁公主觉得太子不是在为太后难过,那康宁公主觉得太子是在为谁难过?”

虽然她还没有查出惠妃为什么会被神武太后赐死,但太后赐死惠妃的事情既然卫亦君和康宁公主能知道,那么皇帝也一定知道了。

以皇帝对子女的爱护程度来说,她就不相信康宁公主敢在李复书面前说出“惠妃”两个字。

果然,康宁公主偃旗息鼓:“你说是就是啰。”

没想到只不过是吃顿素宴,竟然会吃出一场风波。

赵学尔虽然面上平静,实则背上出了一层冷汗。

尤其被她握着手的李复书,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她的紧张,甚至害怕。

可正是这份紧张和害怕,却让李复书感觉到了温暖。

他盯着赵学尔握着他的手,这份暖意从他的手上一直传进了他的心里。

赵学尔见李复书已经平复了情绪,把手从他的手上拿开。

李复书看着离开的那只手,心中很是失落,他想把那只手抓住,又觉得这样做太过孟浪,只得心中遗憾。

两个人静待素斋宴结束。

可惜却没能如愿。

坐在姜无骄身边的李继忽然大声道:“皇上,今日是太后的忌辰,我亲手做了一样素食点心为太后祈福,您要尝尝吗?”

皇帝一听,十分高兴:“哦?皇长孙竟然还会做点心呐,快拿上来我瞧瞧。”

李继提起方才让人拿进来的食盒,屁颠屁颠地小跑到皇帝身边。

他把食盒放在桌上,熟练地打开,从里面端出一碟糯米糍。

糯米糍做得很普通,是最基本的样式,上面什么花样都没有,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白色的小面团。

可皇帝拿在手里,却十分稀罕,这可是他的小金孙亲手做的呐。

他端起来闻了闻,竟然隐隐有一股香气,再次与李继确认:“这真的是你亲手做的?”

李继才七岁,不说饭来张口,也是衣来伸手。

如今连点心都会做了,比他这个祖父都厉害呐。

李继欢快地点着头:“对呀!这糯米糍是红薯馅儿的,要先把红薯去皮蒸熟,然后捣烂和成泥备用。这个外面的皮是糯米粉做的,得先和成面,然后把红薯包在里面,最后再用大锅蒸一刻钟就好了。”

他十分期待地看着皇帝,脸上写着求表扬。

皇帝听得惊呆了,他以为李继说的亲手做,只不过是参与了其中的一个环节,没想到他竟然当真从头做到尾,一点也没有假手于人?

看着李继一副求表扬的样子,皇帝顺从其美。

“皇长孙怎么会这么厉害呢,连这么难的点心都知道怎么做。”

李继被夸得十分高兴,“咯咯”笑道:“因为我天天都在厨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