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得罪人(2 / 3)

加入书签

当即甩脸子:“既然太子妃这么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看以后也不必再来给太子妃请什么安了,免得污了太子妃的眼。”

说完转身就走。

几个低位妃嫔也觉得继续呆在这里只不过是丢人现眼,但又没有胆量怼赵学尔,只得跟在朱倩的身后也走了。

不为心想赵学尔本来就是让她打发这些人走的,走了就走了呗。

懒得理会她们生气不生气。

姜无骄自小受家庭门第影响,向来守礼。

深知良娣与太子妃虽然只差了一个品级,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既不敢像朱倩那样在亦乐院大声嚷嚷,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愿意向低位妃嫔那样灰溜溜地离开。

毕竟身旁有丫鬟和管事们在看着,若是就这么走了,实在有损威严。

于是她从袖口拿出一个用来打赏下人的荷包,与不为搭讪:“不为姑娘,想必今日太子妃是有要事要忙,所以才无暇见我们。等太子妃忙完,烦请通报一声,等太子妃闲下来,我再来给太子妃请安。劳烦不为姑娘替我传话,这个荷包是我做来玩的,还望不为姑娘不要嫌弃。”

只要不为接话,说赵学尔确实繁忙,等闲下来再与她说话之类的。

她也算面上过得去了。

可惜,不为却完全没有体谅她的心思。

“太子妃说过了,今日非请安日,娘子们不必请安,也不必通报,姜良娣还是等请安日再来吧。我已经有荷包了,这个荷包给我也是浪费了,姜良娣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不为习武,平时练功总是满头大汗。

时间久了,也懒怠梳妆打扮,衣服饰品什么的,都是用得很旧了才换。

所以她有一个荷包就行了,是真的不需要多一个荷包。

姜无骄却不知道不为的心思。

捏着那个没有送出去的荷包,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她好歹是三品良娣,不为不过是赵学尔的侍女,竟然如此不给她面子?

她只觉得刚才若是随众人就这么走了,也比被一个侍女打脸强。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她气得胸脯起伏,却仍然不敢在亦乐院发脾气,神色十分不好地走了。

这时如鱼从外面回来,她刚交代完六个管事该做的准备,在路上碰上了姜无骄。因着她是姜无谄的同胞妹妹,再加上她昨日十分温柔知礼,便觉得与她有几分亲近,笑着与她打了声招呼。

谁知姜无骄却看都没看如鱼一眼,就直接走掉了。

如鱼见姜无骄是从亦乐院过来的,进了院子之后,看见不为在,便问道:“姜良娣怎么了,我与她说话,理都不理我。”

“今天不是请安日,她们非闹着要给太子妃请安,我把她们打发走了,不高兴了呗。”

不为蛮不在乎。

如鱼了然:“是不是你说话又直来直去地得罪人了?”

不为道:“太子妃让我这么说的,有什么不对?”

如鱼点了下她的额头:“说过多少遍了,太子妃事多,许多事便想不到那么周全。这时候我们就要替她找补找补,总是这样直来直去的,净得罪人。”

不为捂着额头,嘀咕道:“反正我听太子妃的,太子妃让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得了赵学尔的召见,六个管事很快齐聚在亦乐院偏厅。

赵学尔找他们来,是为了告知他们日后太子府中的办事规程。

“太子府中人多,事情也多,以前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我不清楚。从明日起,每天上午你们在亦乐院议事,下午再回各处办公,重要的事情写陈条给我,其他事情你们自己商量着办。陈条每日一人轮流秉笔,署六人之名,无论是否当值。”

赵学尔本来不愿意打理府中庶务。

可既然她做了太子妃,打理好太子府便成了她的责任。

所以她便想到用前朝群相制议事的办法管理太子府庶务,这样她既能知悉府中大事,把太子府掌握在手中,又可以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中的细务。

不过前朝八位宰相,虽然有三位正相,实则魏可宗作为尚书令,下掌尚书六部,官位最高,所以宰相们给皇帝的陈条,一直是魏可宗秉笔。

而赵学尔之所以要求每日一人轮流秉笔,是为了防止有人专权用事。

赵学尔话音一落,其中一个管事立马为难地道:“可是我们每日光是打理各自管辖的事务都忙不过来,更别提还要在统一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议事了,只怕我们在这里耽搁半天,下面都要乱成一锅粥了。”

“耽搁?”

赵学尔不悦。

“你以为我让你们到亦乐院议事是来顽的?”

那管事忙道:“太子妃恕罪,我用词不当,只是府中主子们多,司衣处的事务也忙,特别是主子们的衣物用品用料都十分华贵,一旦下面的人不注意,一匹料子就浪费了。所以我常常要在旁边盯着,唯恐出了什么差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