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承州(2 / 3)

加入书签

张省慌忙请罪:“都是老臣办事不利,请公主责罚。”

其他人也跟着向康宁公主请罪。

康宁公主锐利的目光扫了一圈儿这些大臣们,心想兵部尚书之位已经是没希望了,若是再斥责他们,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失了人心。

她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罢了,不是你们的错,毕竟谁也不知道柳家兄妹会突然冒出头来。”

她手指敲着扶手,思量着整件事情的始末,想到一个人,心情平复了许多。

“这次倒也不是全无收获,魏可宗这个倔老头儿,太子和我他向来是哪边都不站。”

“这次竟然冷不丁儿地就和太子怼上了,以后若是好好儿谋划,或可为我所用。”

魏可宗身为尚书令,掌尚书六部,自然是她最想拉拢的对象。

只可惜无论她怎么示好,魏可宗都无动于衷。

她自然也想过把魏可宗拉下马,找人取代他的位子。

只可惜皇帝却十分心仪魏可宗,无论她如何说他的不是,皇帝都不愿意动他分毫。

幸而魏可宗也不是李复书的人,她这才不再与他较劲。

没想到今日都不用她煽风点火,魏可宗自己就和李复书杠上了。

既然李复书自己作孽,惹怒了魏可宗,那就别怪她趁虚而入了。

张省立即附和:“柳弗思残暴不仁,太子竟然还公然赞许,大肆褒奖宣扬,混淆是非。”

“魏相向来最讲礼法不过,自然容不得他如此作为。”

康宁公主笑道:“李复书以庶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以前陛下没有嫡子也就算了。”

“而今四皇子已经周岁了,他还占着太子之位不让,可不就是不合礼法吗?”

张省道:“殿下说得是,臣明日就上疏请陛下废太子,改立四皇子为太子。”

康宁公主摆手:“陛下对太子感情深厚,废太子之事没那么容易,此事还要重长计议。”

“你们有机会和魏可宗多接触接触,若是时机合适,由他出面请皇上废太子,那就最好不过了。”

众人都赞:“公主英明。”

这件事罢,康宁公主又对陈令道:“还有董重,想办法把他调回来,免得兵部尚书没捞到,倒把北城的差事给弄丢了。”

又过了三日,皇帝授柳弗愠兵部尚书的册书,并颁布了处置朔方和盛金的旨意:

封盛金为安西王,入朝奉主;着盛金之子盛德代父治理朔方。

兵部尚书柳弗愠带使臣团出使朔方,招抚以费威为首的朔方三王,助安西王平定朔方内乱。

皇帝指了几个京官儿组成使臣团,与柳弗愠一同出使朔方,不日启程。

出使朔方的路线,是经由承州出发去朔方,所以柳弗思便跟着他们一道儿回承州。

启程的那一日,李复书派吴自远替他为柳弗愠送行,同行的还有章正。

章正十分恭敬地道:“柳尚书此行朔方,肩负重任,还望善自珍重,待您凯旋归来,我再备上美酒为您接风洗尘。”

此行京都,虽然波折,到底收获颇丰,柳弗愠心中高兴,哈哈大笑:“好,到时候咱们定要开怀畅饮!”

他看了眼旁边的吴自远,又道:“还要拉上吴舍人作陪。”

柳弗愠和章正如今都是李复书的人了,吴自远本来还担心他们会有嫌隙,现下见他们如此亲近,便放下心来,说着等柳弗愠回来了不醉不归的话。

大半个月后,一行人到了承州,柳弗愠招待使臣团在承州歇息了一日,一来收拾些衣物补充物资,二来是要向赵学尔道谢。

柳家兄妹带着礼物去了赵府,柳弗愠去见赵同,柳弗思去见赵学尔。

赵同向柳弗愠贺喜:“恭喜柳尚书,如此年轻便位列宰臣之位,真是鹏程得志,花盛续登高啊!”

柳弗愠谦虚道:“赵刺史过奖了,陛下授我尚书之衔,只是为了方便我在朔方行使权力,至于宰臣之位,还要从朔方回来以后才有定论。”

“况且,若不是赵女公子与我分析了朔方的形势利弊,并将分而化之之法悉数授之,恐怕我此行京都,也不会有如此际遇。”

“说起来都是赵女公子的功劳,还请赵刺史代我向赵女公子致谢。”

柳弗愠不知道赵学尔从来没有在赵同面前提起过此事,想着今日是来道谢的,便大喇喇地把这件事给抖了出来。

赵同如中雷击。

什么?

柳弗愠之所以能得到兵部尚书之位,是因为赵学尔?

这么说来,如果赵学尔将解决朔方的办法告诉了他,那么此时成为兵部尚书的人就该是他了,而不是柳弗愠?

那么即将要出一位宰臣的府邸就是赵府了,而不是柳府?

赵同再也维持不了脸上的笑意,勉强扯着嘴角道:“哪里哪里,柳尚书经世之才,封侯拜相是迟早的事。”

柳弗愠还要准备出使朔方的事宜,时间紧迫,不能久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