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变蛋(1 / 2)

加入书签

从有想法开始,现在预定到年后去,这中间少不了宝珠的几次任性的自作主张,也少不了家人的支持,乡邻主动宣传。

炉子卖出去,带动着村里的煤也能换成银子和和口粮,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为秦家抱不平。

“要不咱们去官府告他们,附近几个村里的哪个不知道炉子是宝珠想出来的,咋能任由别人占她便宜!”

“据说最近换了几个官儿,不知道要收多少银两。”

“怕那个做什么,咱们自己凑钱为秦家讨回公道,怎么都不能让人白赚了咱们村的便宜!”

大家七嘴八舌的,秦大柱等他们把想说的都说完了,才抬起手压一压。

卖炉子的利润,至少给他三成,余下的才由别人来分,要说谁吃亏最大,非秦大柱莫属。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瞧着不急不慌的。

“跟乡亲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事儿我一听也气,只恨不得抄起锄头跟他打一架,听他叫声爷爷才算解气!”

这句话激起了不少回应。

对他的心情感同身受。

可秦大柱口风一转,语气更加柔和。

“可事儿不是这么算的。”

“咱们辛辛苦苦往外卖炉子是为什么?那点钱虽然不少,但总归是一次性的买卖,附近几个县的大户都算进去,又能卖出去多少?”

“话又说回来了,这东西做着麻烦,安装起来也不简单,只凭咱们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生意。”

“外面那些人能仿制炉子,他们知道蜂窝煤怎么做的吗?就算知道,又去哪儿找数量这么多的矿石?但买了炉子,总得买燃料。这方面银丝碳来了也不如煤块好使!”

着他们做炉子的光排队都排到了年后去。

年后天气就暖了,想再有生意至少也要明年末尾,可他们囤手里的煤还有不少,放到明年还不知道能不能用。

人家主动帮他们卖煤,其实仔细说起来,好处多过于坏处。

况且就算没有王家,也会有赵家、李家,他们还能省下口舌功夫,守着矿山卖钱。

煤矿才是赚钱的大头,炉子什么都是锦上添花。

不管怎样,都得接受现实。

好在煤块的生意的确更好了,又有珍宝斋的运粮线,大笔的银子被换成粮食存了起来。

他们南郡气候温暖湿润,种稻居多,旱地也基本上种麦和菽(豆)。

但别处却更多吃粟。

粟是种类似小米的粮食,宝珠专门拿空间里的小米仔细对比了一下,细节和口感上有些差别,但总体差不多。

就是胡掌柜送来的没有仔细去壳,粗。

即便如此,所有人也都一致认为粟饭比麦饭好吃,更软和好咽。

宝珠动手磨了点细小米出来,还没想好怎么吃,忽然又收到信了。

善堂缺粮。

准确来说,是明心在失去了宝珠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后,又带了群拖油瓶解散,现在拿着银票都买不着粮食。已经到了一天一顿饿不死就成的地步。

宝珠看了信上的落款时间。昨天。

这么快送到,肯定是夏侯彦帮忙,可她还真没办法。

她既不会飞天遁地,又不能缩地成寸。

托人送去粮食?

且不说能安全送到多少,她解散善堂本就是为了不引人注意低调行事。

除非有方便携带储存又不占地方的食物。

宝珠将信扔空间收起来。

看信上所说,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目前还没有性命之忧,至少还能撑一个月。

她得好好想想。

当初为了赚钱和自保拉起来的队伍,今后将以什么为目标走下去。

又该如何发展……

……

嘎!

喔喔!

鸡群和鸭群隔空对骂。

这种情况在冬天为了取暖,把鸡舍鸭舍放在一起之后时常发生。

作为邻居,他们中间仅仅隔着一层栅栏,教较为密集的住在一起,导致双方脾气都不太好。

由于打不着也没挨过打,两边的头头都很嚣张,那长着漂亮羽毛的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声音洪亮。

鸭子们绿豆大的眼睛盯着他,时不时便扑闪一下翅膀,有心想要飞过去却无能为力。

宝珠过来喂食,顿时不吵不闹了,都飞向食槽那边嗷嗷待哺。

趁他们吃的头也不抬,宝珠进去把里面的蛋都捡了起来,装在篮子里。

回去后把蛋收好,从角落里翻出个坛子。

扒开外面厚厚的泥土,里面也是一坛子的泥巴。

她从泥巴里掏出二十个蛋,摆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前头试了一批,结果放的时间久了点,蛋黄凝固了蛋清却是稀的,明显没成。

这回她隔两天敲个蛋看看,有八九成把握。

“宝珠这是在做什么呢?”大嫂觉得她可能是在玩,但看她很认真又不太肯定。

“说是捣鼓吃食呢,这孩子就爱折腾,自从上回欠了钱,可能是惊着了,一门心思捣鼓东西。别说,真是赚了不少。”

张氏一边择菜一边对打扫院子的大儿媳妇说:“她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