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以嘴服人(1 / 2)

加入书签

可是仔细剖析的话,似乎这一切都很符合人性和当时宋廷的国情。

从逻辑上来说,宋国不知道墨子成功的概率,太低太低了。

运用神机,默默处事的人,众人往往不知道他的功劳。

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倘若墨子像后者一样高调点,宋国就是想把他拦外面,怕是百姓也不答应。

那今天的后世,也就不用对此有这么多难以断定的猜测了。

观众们听到这些想法也都忍不住跟着好奇。

“我觉得江神想得很有道理啊,拥有国家力量的探子难道跑不过一个墨子?”

“更何况这还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这么一想,会不会是宋国真的在装傻?”

“我想墨翟先祖肯定也是知道他们想法的,只是他并没有记录下来,或者是记录了的典籍已经失传了!”

就在江逸和众人疑惑的时候。

墨子忽然说道:“后生不用猜测,他们的确是如此做的。”

他笑着看向江逸,笑道:“后世都如你这般学典籍的么?”

江逸回过神来,回道:“后世因为许多典籍失传,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残存的东西,来辩证思考历史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虽然典籍上未曾说明,但若是细细推敲,我们却也能揣摩出些新奇的想法。”

“我们推测出来的东西,也许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依然开拓了我们对先人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墨子细细咀嚼这几个字,不一会儿,笑着说道:“好词。”

江逸这会没有心思和先祖介绍这个词汇,而是充满好奇的问道:“先祖,您既然知道,为什么您的弟子没有在公输篇记载下来呢?”

“后世在看到‘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之后,只有: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我还以为,您真的没有像晚辈一样想过。”

江逸不止一次这样怀疑过,这也是他不确定的原因,因为就连《公输》也没有提到。

但现在想想,先祖怎么可能想不到呢?

他可是华夏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墨子笑道:“当我没看到墨家弟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们知道了。”

“既然宋国知道了,还是不让我躲个雨,那我再多说些什么,又有何用呢?”

“只要宋国百姓得以安生,其他人是感恩还是记恨,都不重要。”

“至于最后那一句话,你是从何处看到的?公输?”

墨子不由想起已经故去的公输班,这个自己生前不知一次对论过的名匠。

江逸回道:“先祖逝去后,墨家弟子根据您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是您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您言行的记录。”

“这话,便是出自《墨子·公输》。”

“原来如此。”墨子点头道,“看来,他们当时也在为我抱不平啊。”

“只是记录这点的弟子们没去想更深一层,一个国家都为之忌惮的大战,怎能因为一个被自己弃而不用的人解决呢?”

“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装作不知,他们也知道我能知道,但他们还是选择继续装。”

墨子带着江逸,往竹林深处踱步。

越发清晰的空气扑面而来,顺着竹林里的清风钻入鼻尖,沁人心鼻。

江逸感觉自己全身上下的筋脉都仿佛得到了治愈,好像有阵阵清泉涌动,洗尽尘垢。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怕是不想长寿都难啊。

江逸如此想着,悄悄地多呼吸了几口。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不得不装傻,该展现能力时要果断展现,该谦卑时,也当谦卑。”

墨子教导江逸道:“墨辩的精髓就在于,让别人分别吃了亏,还觉得你有道理。”

“当你说服了别人,甚至还损伤了他的某种利益,却还是让他想谢谢你的时候,那你就可以算作是一个墨辩小成者了。”

这还只是小成?

江逸不由问道:“那,何为大成?”

观众们这会也好奇起来,这不就相当把别人说到被卖了,还在帮自己数钱吗?

这在现代怎么也得算是个大师了,在先祖那只能算是小成?

就在大家以为先祖会说大成的时候,先祖忽然纠正道:

“还有中成。”

“???”

江逸投去一个疑问的眼神。

墨子说道:“能辩到一个人心甘情愿为一个群体、或是为你而死,就是中成。”

“……”江逸。

现代观众不由瞪大了眼睛,好有道理!

“那……何为大成?”

“辨到一个,乃至一群人,只为你而死。”

无形中带有肃杀的声音响起,刹那之间全场寂静,就连弹幕都少了许多。

一阵狂风呼啸,“沙沙沙”的声音伴随着竹叶的激荡摇摆,墨子的衣袖随风轰然飘起,整个竹林都弥漫出一股超然的霸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