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康熙怒评乾隆!(1 / 2)
“乾隆知道的。”
江逸说出了问题的答案。
康熙直接就麻了!
他把剑拽得紧紧,咬牙切齿,发出“咯咯咯”的像是要吃人的声音。
“他知道为什么不除掉他!”
“这个不肖子孙到底在想什么东西!”
这一天,康熙的心情就没好过!
“后世推测过不少原因,其一可能是乾隆故意放任,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钱袋子,满足自己游山玩水,各种铺张浪费的需求。”
“他不好直接向百官和百姓伸手,于是就需要一个人,来替他贪,而且绝对忠于他。”
江逸冷静地为康熙剖析道。
康熙一听更火了:“死后非但没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啥,到头来除了耗空国库之外,还培养出了一个耗空百姓的和珅!”
“如此国情民情,后世的子孙怎能好过,大清怎么可能不走下坡路!”
“大清是从乾隆开始由盛转衰的吧?”
“从他晚年开始。”
江逸回答道。
康熙长叹道:“朕就知道,朕和胤禛给他打下的基业,留下的积蓄,再怎么多,也经不起他这么败!”
“按照他如此不自知的作为来看,无论我们给他留下多少,他都会败光的!”
“一个只顾着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将大清的盛世延续下去?”
康熙皱紧眉头,他忽然不知道以后要怎么面对这孙子了。
自己亲自教导?
或者……直接宰了?
康熙十分焦躁的想着对策,这么个败家子,搁谁身上不头疼啊。
江逸颇为理解康熙的这种痛,康雍乾这一段历史,诠释了一段什么叫做富不过三代。
“还有其他原因么?”
康熙沉下心来,继续问道。
“推测二是乾隆想把和珅留给嘉庆,一来立威,二来给新皇留下一笔巨额财富,以充实国库。”
江逸解释道:“嘉庆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他一上位,就抄了和珅的家。”
和众人想象的,康熙听到财产最终还是归了国库会开心不同,他的神色没有一丝好转。
“这两父子,没个让人省心的!”
康熙在庭院中踱步,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得考虑起孙子和曾孙的事情。
这两,不争气啊!
“你的第二个推测,在朕看来可以排除,乾隆确实可能有部分这方面原因,但绝不是主要。”
康熙思忖片刻,说道:“只从刚才看到的那些,朕便能知道,乾隆已经不想离开和珅了,他本就是一个爱好游山玩水的皇帝,又碰上这么个好奴才,怎么可能舍得杀?”
“至于给新皇留下财富,那也只是因为他没花完罢了。”
“和珅所代表的,应当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贪人体系,他是贪人的代表,每一个贪人,要想功成名就,定当要通过他,而光靠俸禄,怎么可能满足一个第一大贪人的胃口?”
“数不够,和珅能看上眼么?”
康熙紧盯着时空之镜中,和珅的一举一动:“于是,贪人要想有办事晋升之路,就必须先搜刮民脂民膏,在实现目之后,他们就还会从百姓身上,继续搜刮。”
“即便贿赂的钱也是从百姓身上所得,但欲望是没有终点的,否则古往今来,便不会有那么多贪人。”
康熙想起了刚才所说过的那些贪人,在他看来,和珅只是他们的强化版,心其实都是一样的。
“当贪人通过私银达到更高的位置,就会越来越敛财,因为他们不仅尝到了敛财的甜头,更尝到了贿钱的甜头!”
“如此一来,一个贪人体系就彻底从民间贯穿到朝廷,而这,就是乾隆放任和珅的后果。”
江逸和观众们仔细听着康熙的分析,康熙能够从短短的对话,和那画面中的一些细节,就能连通古今,推断出乾隆和和珅的性格,这是出乎众人意料的。
后世了解这些,是因为有关于他们的典籍。
而康熙,则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在推测未来。
这一刻,江逸在博古通今方面的经验,又有所精进了。
他仔细剖析着康熙的思路,并和自己的思路相结合,不断地在对话的同时,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进步。
“至于用和珅去给嘉庆立威,那不过是乾隆不得不做的事情。”
“他已经老了,不留给嘉庆还能留给谁?”
“一个皇帝,若真是想为了后世好,很多事都会直接替他们做的。”
康熙郑重看向江逸,像是在教导他一样,说道:“譬如汉武帝,他不会把钩弋夫人留给汉昭帝刘弗陵杀,临死也会处死自己当时最爱的女人。”
“譬如秦始皇,他不会想着把长城留给扶苏造,只会想趁自己有生之年,能多做些便是一些,若非出了个赵高胡亥,大秦天下绝不止于二世。”
“再如朱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