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1 章 第 581 章(2 / 3)
。会不满会嫉妒会无声无息地闹,他们才不管她是不是一个所谓合格的皇后,只觉这样也不坏。面上风平浪静,肚里满是坏水不是更可怕?
当然,这一切曲折未能搅动皇后的安宁,闲言碎语皆被屏蔽在外,未曾入心。定下行程后,她便只是一心为此行准备,难得出来,自不能白白浪费机会。她先是抛出几个命题,然后让李无策就命题起草了框架,再让她找能手做下数篇功底深厚的文章,由秘书监订成册子,这是她要给女子学塾的礼物,一份她自认十分用心的礼物。她为册子亲自作序,今日便要带来交给授业先生,日后授给女弟子们。
女弟子们所学分为两部分:其一,与士子无差的四书五经、圣人之言,但因女子学塾刚起步,步子不宜迈得太大,所以仅仅是四书五经。这是她与士子相互妥协的结果,再多,士子们就不干了。虽少,却能在她们脑中构建起天地大道的框架。其二,百工、生活技艺,由女弟子们自行选修两门,此意在给她们一手吃饭的本事。更法之后,若叫夫家赶出来,或决意不再忍受从夫家抽身,也好叫她们有个去处,不致饿死。
至于此册,是她要给她们的一粒种子。
越过人群,在成百上千道目光中,她从容走入院子,在院中受了先生与女弟子们的礼,带着她们入屋。
女弟子们起先还叽叽喳喳、窃窃私语,传闻皇后是不满皇帝纳妃才挑今日来学塾,免不得抱了看戏的心思。但见皇后面色和缓,不见丝毫郁卒怨愤,先生高喊了一声“行礼授业”后,女弟子们躬身作揖,皇后郑重还了一个同辈求学之礼。对于她的谦逊,女弟子们肃然起敬,议论之声渐息。
皇后挺着大肚,在授业木案后跪坐下。先生原提议为皇后准备软塌,毕竟月份大了多有不便,但皇后的掌事姑姑谢绝了。这一茬女弟子们多少知道些,此刻亲眼见了皇后的模样,面上愈发认真。
及至皇后翻开册子,开始朗声诵读,屋内已是悄然无声。读的正是册子的序,乃是一篇劝学文。最后一段,女弟子们不算陌生,说的是: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①
这本是广为流传的劝学篇,言毕合册,女弟子中有人起身一揖:“小女子逾矩妄称您一声同席,小女子有一不明处想请教同席。”
东方永安:“请问。”
“此劝学,乃劝于君子,而我等不过小女子,似乎与君子相去甚远。”
这问题刁钻,有人噗嗤笑出声来。
东方永安问:“那以同席之见,何为君子?”
“自然首先得是男子。”
她微微一笑:“圣人言:君子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宜于时通,利以处穷。又言: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又言: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②哪一句哪一字讲,此言仅为男子立?便是女子,倘若严于律己、勤勉好学、立身于世不以苟且,修身立志,贫穷处但能志向远大,未能轻易自弃;富贵处但能恭谨谦逊,不肯失于骄纵,絜(洁)其辩而心用于大处,如何当不得一声‘君子’?”
“可我们只是小女子,何必……”
“何必如此律己?女子与男子同生于天地间,同为血肉之躯,同历经万古磨难而至今日,男子可高呼君子之行,女子为何要轻忽自己?”
她抬眸,眸中熠熠生辉:“所谓君子,但看行止,无关男女。修身养性、立志立命才是女子该学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坑害的不仅仅是女子,亦是整个文明。君不见,愈是富贵繁荣之处,女子的创造力发挥程度越高;愈是践踏女子之处,其国愈是贫敝凋零,陷于蛮荒难以自拔,便是凭借资源富得一时,其文明却止步不前。在漫长的地球文明时代,或不见缺陷,一旦其他文明开始飞升,其只得一个被历史洪流吞没的下场。
所以大智慧者早有言:女子能顶半边天。
不但能顶半边天,也当顶半边天!
上天同样赋予女子深远的智慧,虽经曲折,但这智慧终要发光发热。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