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5 章 第 575 章(2 / 3)

加入书签

此?三日后,曲书臣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今日共参政事。”

这是大升,侯丛惊异之余,脑子飞速转动,发现又来问题了。尚书左仆射乃从二品,中书令不过正三品,四品以下参知政事方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一个从二品要加也该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加什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不是乱套了?再者他区区一个刑部侍郎,一下子升任从二品的尚书左仆射,还要压中书令与侍中一头,太不像话!侯丛当场涨红脸。

李明珏却好似没发现微微一笑,片刻后方道:“即日起,中书令与侍中擢升为正二品。”

“……”回过神,侯丛与章何功赶忙谢恩。

“好了,不要浪费时间,中书令主持,开始今日议题。”

曲书臣似笑非笑:“就请侯大人接着前几日殿上所议接着往下说。”

“还是曲大人先说,曲大人新来,有何新的见解,我等洗耳恭听。”

老狐狸想踢球,曲书臣心里暗忖,可他也不是好糊弄的,当下道:“老大人不反对了?”

“何以见得?”

“若仍是反对,还是老大人先说,我方好辩驳。”

“……”皇帝才擢升了自己,不好就打脸,侯丛本想将球先踢给曲书臣,待他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自己才好义正言辞、打蛇随棍上。不料那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又给踢了回来。皇帝适时道:“老大人就莫要谦虚。”这是谦虚的事吗?侯丛只得硬着头皮道:“此事不合理处,殿前已经说过,女子实在不需读什么书、识什么字。理好后宅,相夫教子就成,女人嘛最要紧的是贤惠。有句话:书读得多了,失节就多。那些失节女子往往识得些许字,懂得些许理,反而不安分。不安分的多了,就容易出事,以致世风日下,民心不古。”

曲书臣这才道:“臣闻侯府千金知书达理,曾经名动长阳的芳菲郡主亦是饱读诗书,贵女们有几个不是琴棋书画皆擅?以老大人的话说来岂非……”他稍顿,“都不是好事?”在场有几个听不出来他的原话?若顺着侯丛的话就是他自己的孙女、芳菲郡主、长阳那些贵女也都不安分?真说出来就难听。“是否是好事,恐怕老大人心里明白,世家贵女们都是读书的,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岂非只是说给平民听听而已?”

这话深究下去,帽子就大了,扯出他侯丛力主愚民这种话来也不是不可能,侯丛偷瞥一眼曲书臣,对方回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以曲书臣揪着同僚催债那脸皮厚的劲,还真敢胡扯,侯丛只觉额上冒汗。要说愚民这事吧,历朝皇帝都是巴不得的,若否,在法的内核外何必都要包裹一层圣衣?就是要忽悠平民严守等级,抨击生出非分之心者①。可此心可有不可说,藏藏掖掖就罢,哪个呆头鹅会大大咧咧叫嚷:就是要愚民?李明珏的心思更是难以捉摸,倘或主张愚民,还办个什么学塾?

屋内气氛一时微妙,就在他心下为难,不知如何措辞以应时,李芳一莫名岔开话题:“而今政事都搬到中正堂来了?”侯丛立松口气,李芳一这句不着边的话,对他而言实是解救得及时。

皇帝似乎想不起来,转头去问章何功:“政事堂还在门下省?”

出神的侯丛,心下灵光一闪。这话问得很有意思,政事堂在哪里,皇帝能不知晓?为何要多此一举相问?再想李芳一,真是没头没脑地无心一问?坐在他面前的可是失踪好几年还能振臂一呼集结大军打回长阳的皇帝,与从人神俱畏的摄政王李穆手中接过大军、安在哪里都叫人不放心的原大云王今东海王,他们会在臣子面前漫无目的地闲聊?

他侯丛是谁?可是历经数个政权的老臣!极快地捕捉到皇帝的话意。

待要寻个既能表明态度又不至转弯太过,叫人觉得突兀的说辞,皇帝开口了:“这小小议题论了数日,诸位精神头依旧,朕却是有些乏了。今日诸位辛苦些,需得议出个结果来,就是晚些也无妨,朕命人准备消夜盒子。”他转向侯丛,“方才书臣所提,老大人以为如何?”

侯丛思量再三回:“老臣所忧不过是前所未有,真要办起来生出什么波澜、辜负了陛下好意就不好。比方说,要如何办?先试点还是直接颁下去?若要试点,选在哪里合适?年岁可有要求?上了年纪的老妪来回恐不便。已有夫家的妇人与尚未出阁的小娘子是否在一处?娘子们的安危亦是重要。再者,他们的家人不允,又当如何?凡此种种,难以一蹴而就。”

皇帝微笑:“老大人苦心,竟已想得如此多。书臣,朕就说,老大人非是有心为难,老大人既为肱股之臣,必定始终为国为民。此事既定,书臣你就与老大人细商一番,就细节处,再斟酌斟酌,力求一是要能顺利推行,要让国民理解,不要引发怨言;二是可能发生的意外,尽量考虑到,避免推行中徒生波折。此事以三五年为期排布,要点不在急,在稳。回去后,多费费心,尽快拿几个方案,不需细案,初步的就成,日后少不得内阁再议一议。”曲书臣领命。

之后诸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皇帝偶尔问施仁话,偶尔问章何功在门下省适应得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