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 章 第 410 章(1 / 3)

加入书签

中继二年初,一纸信札飞入丹州丹江郡伴江城,没人知道那封信上写了什么,只知那之后丹江郡郡尉董戎扛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周边三四郡应和,叛军人数一时达到六七万之盛,在董戎带领下声势浩大一路向北,短短半个月已经深入至许州与河州交界。长阳急令太和军支援宣庆军,才止住董戎北上势头,将叛军堪堪挡在宣庆城之南,如此双方开始了拉锯战。三个月后,由毕仇领军与董戎之军正面交锋,伐笱聚丹州余郡之兵,攻董戎侧翼,在两路大军夹攻之下,董戎军不支,溃散而逃。

这是一次急促而失败的反叛,很快被镇压,如石子落湖,快速消失,只留下圈圈涟漪。但关于此的话题并没有就此平息,他起事之因反而引起好事者极大的兴趣。有人说他是不满自身待遇,有人说他是为先帝不平,也有人说他是看不惯长阳掌权的。便有人神秘一笑说:都错了,都错了,他起兵只因全在一封飞信。于是那封飞信进入大众视野,人们纷纷开始猜测信为何人所发,其中内容为何?

关于那封再也无法公之于众的信件,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从杂乱的消息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心照不宣的主流,即是:信件由董戎最钦佩之人、曾经的摄政王李穆所发!李穆不但没死,且就隐藏在锦州、东州一带,暗中蛰伏,蓄势待发。此种说法一出,引起南北一阵沸腾。若说原本还只是猜测,那么长阳之后的应对仿佛便是印证,端坐高位的丞相不像他看起来那么镇定,他将自己的心腹之一伐笱派往丹州,亲自主持董戎的追捕,严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一面,派遣特使前往锦州与东州。

伐笱进入丹州第一件事,直奔伴江城董戎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将董府翻了个底朝天,又在丹州、许州、烟州广发追捕令:有胆敢窝藏乱党者,九族连坐!这是动真格了。古往今来,便是律法严苛时代,犯下不可饶恕的谋逆大罪,也不过尽夷三族,已是血流成河,叫天下噤声。那些惨无人道的暴君,才偶尔有连坐九族之举,今日为一个董戎,连坐九族,岂不印证了董戎之乱背后之因,令长阳侧目。就是最迟钝之人,也能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汹涌的暗潮已经不甘只在台面下咆哮。于是连最胆大的好事者也离伐笱的队伍远远的,对此事噤声不语。

然而伐笱一行,还是在丹州、许州引发不小的议论。追捕逃犯本是寻常,人们却从未见过手段如此残毒之人。伐笱的特使队所过之处,哀嚎遍野,只要被他盯上之人不死也脱层皮,很快两州弥漫起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怖威压。

比如此刻,“我既然寻到这里来,必然有凭有据。”伐笱翘着二郎腿,斜倚在褪色的木椅上,漫不经心剔着自己指甲,“伐某初来丹州,诸位父老乡亲可能还不了解我,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很快,咱们就能互相了解。”他微微停顿,副官握着银亮小钳的手轻轻扭动,被捆缚的人,便发出凄惨叫声。

刚被一点点捏碎小指骨的人颤声道:“大,大人明鉴,小,小人真的不知。”

伐笱眼皮也不抬:“昨日夜幕时分,几只遮头盖面见不得光的老鼠从你家经过,在门前饮了一杯水,又进屋待了一个时辰。想必你会乐意告诉我,那几只小老鼠长什么样?你与他们有何关系?进屋后说了什么?之后又往哪个方向去了?”余光瞥一下跪在地上之人有些不便的腿,“不如就从你的腿开始,本大人对它的故事很感兴趣。”

“大人容禀,那几位只是过路旅客,本想借宿一宿,因,因了乱贼之祸,不敢相留,只留了一顿饭,就打发他们去了。至于去了哪里,小人却,却不知。”约莫是手指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他额上滴落。对于他的回答,伐笱不置可否,只朝身边人一笑,下属便将一名双手被缚的小姑娘拽过来。匍匐在地的人立时脸色大变,将头磕得咚咚响:“此,此事与小女无关,请大人高抬贵手。”伐笱轻柔摩挲着小姑娘下巴:“本大人方才怎么说?咱们有的是时间好好认识。我很乐意从这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开始。”他的手指勾住小姑娘腰间粗布带,“从现在起,我问一句,你答一句,若是本大人不满意,就脱去你女儿一件衣衫。对了,小可爱穿了多少件,够问几个问题?”

“别!我说,我说!”跪着的人,忙不迭磕头。

旁边的石天东皱起眉头,他作为宣庆城郡尉、亦是此次平叛主力之一,平叛之后便作为副手协助伐笱追捕董戎一干人。一段时日下来,他承认这名叫伐笱的丞相心腹,在问讯方面的确天赋异禀,他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堪比闻到肉味的狗,不枉费长了一张狗脸。石天东怜悯地看着为救女儿性命,和盘托出的人。可怜的人以为从实招来就能保住女儿,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种结果。

待他说完,伐笱满意地点点头,松开小姑娘,和颜悦色看着趴在脚边的人:“敢藏匿、协助逃犯者,诛九族!不过鉴于你老实交代,本大人可以网开一面、从轻发落。”在地上人露出欣喜的目光中,他一挥手,两名士卒上来捉住小姑娘,“把她衣服脱了,拖行在马后,让本村以及附近村子的人都看看。用心一点,回来的时候,我不想听到她还有呼吸。”他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