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回 强势登场(1 / 2)

加入书签

王景弘率领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当天在部落中心的边缘安营扎寨,无视族民惶恐与惊讶的目光,飘扬的明帝国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族民听到了山崩地裂的爆炸声,以及看到了远处的蘑菇云,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知道酋长率领的两万多部落勇士一去不回,没有看到俘虏,也没有看到逃回来的勇士,难道就这样凭空消失?否则这些纪律严明的军队从何而来?不可能是刚才的爆炸将部落的勇士全部炸死吧,玩笑不是这样开的。

看着这些秋毫无犯的军队,族民心里惶恐不安,部落能战的勇士已经被酋长带走,如果这支军队突然发难,对部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有一些部落的小头领迫于无形的压力,不得不率领自己属下的族民连夜逃离城市。

一时之间,在部落的中心,到处都是人叫马嘶,到天亮时,整个城市逃得七零八落,留下的差不多都是参加战斗的勇士家属,以及舍不得家里那点可伶财产的族民,加起来不到三万人。

家属在没有得到子弟兵的消息前不愿离去,他们心存侥幸,希望天亮的时候,能够看到酋长率领部落勇士凯旋而归,这一切都是指挥部希望的结果,无他,在王景弘的计划里,一战立威之后,需要逃亡的族民将恐慌带向整个北美大陆,从而在各个部落之间起到不同的反应,为下一步的战略展开提供必要的基础。

大部落也许会考虑武力对抗,而中小部落肯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那些心里不服的部落,他们有可能考虑利用太平洋舰队,实现想做又没有能力做的事,最终摆脱大部落的控制。

部落的中心是一座城市,面积不大,筑有城墙,放在明帝国,也就是一个小镇的规模,是太平洋舰队出征以来见到的第一座外域城市,这个部落的族民基本上住在城市里,白天才出城放牧或者劳作,城墙不高,但足以给族民应有的安全感。

在没有筑起城墙前,经常受到野兽和其他部落的袭击,不得不安排相当数量的勇士巡夜,苦不堪言,当然,作为一个好战的部落,他们也没少偷袭其他部落,总之,城市与城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冷兵器时代,城市和城墙是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像华夏西北部的大草原,那些游牧民族只能生活在不断的战争中,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又或者联合起来进犯华夏,直到明帝国强势崛起,才最终实现统一。

在大部分人逃亡之后,这座城市除了紧闭城门之外,完全变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城市,留在城里的族民在惶恐中不断祈祷,不知是祈祷酋长带领勇士尽快回到城里还是祈祷太平洋舰队大发善心,或者希望太平洋舰队一闪而过,直接无视小城的存在。

直到晨晖洒在城市的街道上,酋长与勇士依然渺无音讯,连一丝一毫的消息都没有,凭空消失得彻彻底底,恍惚从来没有存在过,真的不解,这个时候,太平洋舰队的号角声犹如来自地狱的魔音,听得留在城里的族民胆战心惊。

吃过早饭,命令两个合成营前往打扫战场后,王景弘率领太平洋舰队主力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往部落城市,整齐的步伐每一步都踏在族民的心坎上,犹如重锤一记一记的敲打族民脆弱的心灵,成年人忘了惊呼,小孩子忘了哭喊,一个个瞪大眼睛惊恐的看着城门方向。

在冷兵器时代,想要攻破城门,几乎都是强行越过城墙进攻,占领门楼后从里面打开,不是说城门坚不可摧,而是发生攻城战之时,防守一份会用沙袋将城门堵死。

因为失去了防守的能力,今天的城门也就没有人指挥用沙袋堵死,只是紧闭而已,对这样的城门,太平洋舰队有无数种方法打开,不管是越墙打开还是用炮轰开,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太平洋舰队采用了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打开方式,在城门的下面埋设巨量的炸药,准备将城楼和城门一起炸毁。

对这种简单粗暴的开门方式,指挥部曾经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指挥员认为,这种开门方式显示不出太平洋舰队的先进之处,反而给人一种野蛮人的印象,得不偿失。

王景弘的一席话让反对的人无言以对,王景弘:“使用简单粗暴的开门方式,目的有两个,一是告诉北美大陆的所有部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门能够挡住明帝国的脚步,如果有,再加大炸药量,二是告诉这些野蛮人,我们太平洋舰队虽然来自高度文明的明帝国,但我们野蛮起来比他们这些野蛮人还要野蛮。”

听了王景弘的一席话,所有的指挥部成员都是背脊发凉,默默在心里为这些部落祈祷,王景弘文质彬彬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仇恨,也不知道这种仇恨心理从何而来。

准备就绪,随着一声巨响,城楼和城门在族民的目瞪口呆中,被炸得飞到了空中,太恐怖了,太野蛮了,这还是来自高度文明的明帝国军队吗?

硝烟散尽,在族民的瑟瑟发抖中,王景弘一马当先,率领太平洋舰队踏进城市,向着王宫前进,每到一个路口,便有一队士兵留下警戒,他们面无表情,但身上散发出来的的杀气不但令族民不敢靠近,就连族民养的狗都吓得趴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