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回 碰撞出耀眼的火花(1 / 3)

加入书签

实验室几乎与外界隔绝,这里没有世俗的人情世故,也没有煽情的华丽词语,这里的科学工作者沉默寡言,他们的交流直接明了,几乎不用形容词,使用最多的是数字和数据,以及各类结构图......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来自欧洲的伽利先生和哥白先生,他们目前在帝都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一年前本科毕业后,免试,直接博硕连读,导师是科院院长钱院长,目前在钱院长的指导下,参与发动机的研究。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文学作品都是这样描写,每个相见场景都令读者忍不住潸然泪下,可惜这样的相见场景没有发生,他们只是微笑点头,该研究的继续研究,该观察的还是观察,他们心无旁骛......

下午三点,众人来到学术报告厅,在场的没有一个是行政方面的政府官员,说实在的,这些科学家有点讨厌政府官员,特别是没有学术背景的政府官员,刚开始的时候,学术报告都会邀请政府官员参加,没想到这些政府官员自以为是眼高于顶,一来就喧宾夺主,云里雾里一通天花乱坠不知所谓,与学术研讨离题十万八千里。

这样的情况出现几次后,马和与钱院长联手,制定了学术研究不再邀请没有学术背景的政府官员参与的制度,开始时受到各部门的极力反对,最后在明成祖朱棣与阁相的支持下勉强通过。

什么叫做有学术背景?钱院长的解释是,起码要有高级职称,至于有人担心科研经费会不会遭到政府官员的刁难,这个要从两个方面看,首先是国家的科研经费预算是在年初制定下来的,与国民生产总值挂钩,这部分科研经费的支出取决于国家学术委员会,与各部门无关,任何政府机构不得染指。

另一部分是各部门掌握的科研经费,这部分科研经费有可能被政府官员刁难,问题是,现在各部门的科研经费充足,而这部分科研经费基本上是在技术应用层面,说白了,这部分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不可以随心所欲,一是要在两年内用完,二是要出成果。

没有使用完的科研经费,**财政全部收回,而且在下一年度减半,至于成果方面,还得市场靠市场检验或者学术委员会评定,达不到要求,部门负责人要被问责,严重的直接下岗。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但实力无法与科院和大学相提并论,说到底,还是要这些科学家帮忙才能完成任务,现在不是一分钱分成两瓣花的艰苦年代,现在属于人傻钱多的时代,每个部门都为每年的科研经费投放痛苦不堪,那有什么心思给这些科学家使绊子,刁难科研经费?不存在的。

明帝国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这才使得新产品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用马和的话说:单一项技术,资金不一定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一大批技术创新,一大批高科技的产品,没有资金万万不能。

至理名言啊!

那怕是纯理论研究,到最后需要验证的时候,建立实验模型同样是无底洞,很多时候,根本没人知道最后要投多少钱,比如飞机的研究,因为没有风洞,很多理论只能制造实验机进行验证,效率低下不说,资金像扔进大海一样,能够看见个小浪花已经是祖坟冒烟了。

风洞,马和负责研制,风洞的理论太高深,马和是一知半解,但怎么制造他基本上知道,在原时空,曾经专程参观过风洞实验室,并且在网上了解过制造过程,一个字:钱,三个字:还是钱。

学术研讨开始,首先由钱院长将发动机的立项原因,研究过程,目前的进度和遇到的难题,向在座的专家学者,学生做了详细的报告。

从原理上讲,蒸汽机和内燃机都属于发动机,都是通过燃烧使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电能,但效率不一样,使用的燃料也不一样,蒸汽机是在外面燃烧,大多数使用煤炭,将之转换成机械能效率太低,但作为锅炉还是有广阔的用途,高级酒店基本上使用锅炉提供热水。

内燃机使用柴油,热效率高,转换成机械能动力强劲,非常适合火车,轮船等大型的运输工具使用,唯一的缺点是体积太大,在很多方面无法应用,发动机的立项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提出来的,说白了,发动机是小型化和高度精密化之后的内燃机,是内燃机的升级换代产品。

前期的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密封问题,这个难题困扰了很久,直到橡胶的出现才得到解决,解决了密封问题,燃烧的效率就得到了保证。

现在困扰科研团队的是降温难题,目前采用自然通风降温,这导致的结果是发动机工作非常不稳定,不解决这个温度过高的问题,发动机就不能成为产品推向市场。

听了钱院长的介绍,众人陷入深思中,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常规的降温方法一定尝试过,比如水冷方式,主动风冷方式等,结果不用问,肯定是失败了。

对发动机的有效冷却方法,马和知道,但他没有伸出金手指,他认为现在的明帝国发展超乎想象,已经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特别是无线电通信和光科学方面,完全脱离了原时空的认知水平,因此,马和对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