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欧洲篇_第二十五回 出征(四)(1 / 2)
第二十五回出征(四)
欧洲联合远征军指挥部,作战会议正在召开,对**提出的一号方案进行讨论。
第一合成营营长莫臣(黄雁升为指挥使后,由莫臣调任):“打开前进的通道没有问题,但我们部队的数量不足以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啊。”
指挥使黄雁:“要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再多几倍的兵力也做不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自己去控制这些地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获得这些地区的土地,这些地区就由当地的势力进行控制就得了,我们最多控制一些关键节点。”
看得出,黄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步很大,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已经上了一个层次,视觉已经从军事上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对此,王景弘暗自高兴。
刘辉,另一个合成营营长:“经过战略目标的调整,我们陆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六千人,我认为不应该将兵力太过集中在一地,我们这次远征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打通陆上到欧洲的丝绸之路,一号方案没有考虑到这个方面。”
黄雁:“我们接下来听听二号方案。”
参谋二走到地图前,开始介绍二号方案。
参谋二:“各位长官,二号方案采用水陆并进,陆上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进,穿过中亚和西亚的波斯,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通过,直达拜占庭帝国,海路从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在地中海与陆路大军建立联系。”
参谋二:“与一号方案不同,陆军没有在中东登陆,而是全体从陆路前进,而联合舰队第一阶段也没有在好望角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地中海,这个方案最大的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谢谢。”
与会众人开始审视二号方案,首先提出疑问的,还是第一合成营的营长莫臣。
莫臣:“从陆路进军虽然可以打通丝绸之路,但路途遥远,到达拜占庭帝国恐怕得旷日持久,与海军的高速前进很难协调,我认为不妥。”
副指挥使光头强:“协调是一个方面,另一个不足之处就在于,海军一路上没有建立补给基地,假如发生战争,有可能陷入危机中,我们不能够将计划建立在想当然之中。”
参谋二:“当初制定这个方案的时候,是基于拜占庭帝国无以为继,很快就会战败的基础上,快速突进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把。”
刘辉:“庞大的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地中海,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拜占庭帝国的全面崩溃,前面是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兵临城下,后面的海路被联合舰队切断,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拜占庭帝国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根本原因是可以得到欧洲大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否则一早就败了。”
看来一号和二号方案都存在不足,黄雁指示参谋三介绍三号方案,参谋三走到地图前开始介绍三号方案:“各位长官,三号方案是一个不断分兵的方案,从一开始就分成海陆两路,陆路又分成两路,一路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进,过中亚和波斯,直达拜占庭帝国与中东登陆的第三路大军会合,这里说的拜占庭帝国指的是他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里将作为这次联合远征军的指挥中枢。”
参谋三:“第二路大军沿着蒙古、北海出乌拉尔山进入欧洲,目的地是意大利,在地中海边上建立基地,与君士坦丁堡相望,乌拉尔山以东的无人之地,全部纳入了明帝国的环抱,明帝国在乌拉尔山建有一个军事基地,保卫着明帝国广阔的北方地区。”
参谋三:“海上大军过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在锡兰岛进行补给后,向印度洋进发,到达中东地区再次分兵,一支4000人的大军直达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指挥中枢,并在登陆地建立后方补给基地,接应招聘的人才和家属,联合舰队继续前进,在好望角登陆,建立基地,四千人的陆战队负责开拓非洲大陆,我们只在无主之地建立政权,与周边的国家与势力建立友好关系,假如有国家的话,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情报,非洲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国家,基本上处于部落阶段。”
参谋三:“联合舰队继续前进,通过直布罗海峡进入地中海,与君士坦丁堡的指挥中枢建立直接联系,至此,整个远征军的第一阶段目的实现。”
这是一个全面的方案,在解决通信的问题之前,是一个完全不可想象之事,现在,随着长途通信的解决,一切的变成可能,整个方案一提出,立即受到众人的关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为别的,单单四路大军,就起码要增加三个独当一面的帅才,而联合舰队的分兵,又多几个统帅,谁不想呀。
黄雁:“这个方案为什么作为最后一个提出来,因为实施这个方案,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啊,这不是纯粹的军事问题,其中涉及到政治,外交,商业的问题,军事问题反而在其次,而且这个方案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慢慢完善,首先要解决人才的短缺,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王景弘:“这个人才问题我负责解决,我们还是先讨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