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回 今夜无人入睡(六)(1 / 3)

加入书签

第一百八十回今夜无人入睡(六)

王景弘的远征报告听得众人汹涌澎拜热血沸腾,其中有惊险,惊喜,惊奇,有同情,羡慕,钦佩,心情随着报告的发展而起伏,每到关键时刻,众人将心脏提到嗓子里,而峰回路转之时,又是一片如释负重的呼气声,有几个年纪大点的官员,甚至出现了虚脱现象,急得医生(以前的太医)不断的跑来跑去,也算是难得的一景。

联合舰队最后的凯旋过程,王景弘只是一笔带过,都是一些风花雪月,喜庆祥和的场景,没必要重点落墨,廷议,不是来听这些的。

接着是对王景弘的远征报告进行审议,包括每个阶段的决策,行动过程,成绩,联合舰队的风纪,文化学习,训练,还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政府机构建设,文化建设,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就连最挑剔的官员都找不到毛病,完全被联合舰队取得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一致通过了王景弘的远征报告,并将此次远征作为标杆,用于评定以后的远征行动。

至于个人的荣誉评定,这些将由**谋部审议,不在此次廷议之列,唯一提出异议的是王景弘,他表示不接受任何的荣誉:我个人的功劳微不足道,而且都是我应该做的,做的还不够,我不希望被荣誉捆绑,我还要继续努力,为明帝国出力。

高风亮节有木有,绝对是这时代的楷模,最后众人接受了王景弘的提议,暂时不给王景弘评定荣誉。

只有马和心里腹诽:你这家伙不就是担心功高震主嘛,还摆出一副视功名如粪土的云淡风轻,至于吗!

廷议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探讨明帝国的下一步战略,这才是今天廷议的重中之重,也是马和与王景弘新战略思想能不能顺利实现的关键。

首先发言的是户部尚书:“我们国家现在是形势一片大好,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科技蒸蒸日上,新事物层出不穷,农产品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我认为下一步的战略应该稍微放缓脚步,逐步消化现有成果才是上策。”

这个观点一提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看得出他们非常满足现状,始终跳不出时代的限制,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一旦走入这种循环,人类就会保守,对新事物缺乏探索的勇气,久而久之,这种思维形成后,自己不进取的同时,还会千方百计阻扰其他人的进取,整个社会就会处于内耗中,后果无法想象。

对这个观点首先提出异议的是马和,他没有从科技方面,资源方面,环境方面,西方列强的威胁方面进行反驳,对这些相对虚的东西很难有说服力,而是从人口方面下手,用看得见的事实进行引导。

马和:“对户部尚书的建议,我不是很认同,不错,刚才尚书说的都是事实,明帝国目前取得的骄人业绩,前无古人,但恰恰是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我刚刚看了一份户部的统计报告,这三年来,从内陆移民到西北,东北以及海外省的老百姓超过了一千五百万,新移民非常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生活,这与当地政府的努力分不开,值得庆幸。”

马和:“移民了一千五百万人口,按理我们国家内陆的人口总数应该是减少的,事实上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三百多万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国家进入了人口的高速增长期,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压力越来越低,人口的增长还会加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再一次进入到恶性循环中,我们不能躺在成绩本上睡觉,将问题留给后人,到时子孙后代会骂娘的。”

马和:“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将隐患消灭于无形中,一句话,我们不但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还要加快再加快,我们国家应该变成一个滚滚向前的巨轮,带动世界向前进。”

马和的一席话非常高明,避开了表面现象直达问题的核心,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淋下,寒透心扉,淋得户部尚书以及赞同他观点的那些官员猛然一惊,细细一想冷汗直流:如果不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恶性循环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皇庭陷入一片沉默,众人在深思。

户部尚书:“刚才马院长的一席话惊醒了我,我被大好形势蒙蔽了双眼,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我收回我刚才的建议。”

户部尚书夏元吉不是一个顽固保守之人,能够接受新事物,在制定战略决策的时候,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他都非常愿意接受,特别佩服马和。

廷议的氛围从一开始的保守,乐享其成一下子转变成激进,冒险,这一转变大部分人都没有心理准备,一时之间措手不及,纷纷将目光看向马和,马和心里暗自得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马和知道众人等着他抛出新的战略构思,但他不想出这个彩,他希望这个新的战略构思由王景弘说出来,这样会更有说服力,毕竟王景弘一直处在最前沿。

马和:“在迎接联合舰队凯旋之时,我曾经与王景弘王督有过一次长谈,刚才的观点大部分来自王督的思想,王督一直处于明帝国的最前沿,他的视角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