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确立市场价值【求订阅】(3 / 3)
> 有点答非所问。 看到有些懵的记者, 陆晨解释道:“文化行业有自己的周期,错过一个窗口,没有人知道下次你是不是还有机会。历史可以螺旋上升,但它不会简单重复,更不会等待。 眼下这次机会,华国科幻有有了领头人,有社会基础,有资本关注,有继续保持上升的社会发展趋势。 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打开科幻商业化的大规模市场,难道还有更好的机会吗?科幻大体量类型电影,这不只是战场上的制高点,更是开创科幻商业市场的唯一突破口。” “这样啊!” 听到陆晨说到这里,这些记者也明白了。 《流浪地球》或许真的没想象中的那么好。 但是作为电影人的陆晨他们需要确立这个题材的市场价值,或许这也是央妈和无数媒体立捧《流浪地球》的原因。 好莱坞确立科幻的市场价值,不是靠《降临》《彗星来的那一夜》《Her》《第九区》《月球》,甚至不是《银翼杀手》《沙丘》《2001》这样影史级别的电影。 在90年代启动大片逻辑之前,是《星战》《星际迷航》确立了可信的宇宙叙事,《终结者》《异形》《全面回忆》让观众知道科幻动作戏的精彩,《第三类接触》建立了日常体验和人类精神之间的可信桥梁。 这些电影确实更商业、更俗套,更缺乏所谓“艺术的独特性”。 但是让我们用一个更实用更功利的角度来评判:以这些电影为蓝本,后来的好莱坞甚至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 是这些不属于天才的、可以被普通人学会的技术,开创了一条条道路,“给后辈儿孙留了一门吃饭的手艺”。 这一点,是影史经典所不能也不会去做的,毕竟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别人无法模仿。 这种情况下。 不少人在看完《流浪地球》之后的评价是这样的:这是一部剧情逻辑稀烂的电影。 这是一部情感虚假的电影。 这是一部胡乱煽情的电影。 甚至,还有人说:高潮那里全人类救援队互相协助的情节太虚伪了。 那么问题来了! 是这些人不懂科幻吗? 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用来评价《流浪地球》的标准是好莱坞的那个标准。 而不是华国人的标准。 无数人推崇《流浪地球》,并不是说《流浪地球》有多好,而是他们想通过《流浪地球》确立科幻的市场价值。 只要市场价值确立。 那么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这个领域。 只要成功。 它就是华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是永远不会再失去的宝贝。 国内并不缺钱科幻电影的题材! 唯一的难点在于改编。 没错,就是改编。 改编难,改编科幻更难,这是历史性的难题。 这也是陆晨从来没有碰过这个题材的原因! 非专业的。 真心玩不懂这个题材。 之前陆晨他们就做过很多分析,改编作品的成功率并不高,尤其是科幻。 因为电影终究不是,两者各有不同的独门手法,用来吸引受众,却不能直接通用。 阅读科幻,读者激动的是其中脑补的宏大场面,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其渺小但也会重要的人类行为。 但这种审美体验显然很难直接被电影沿用,反之观众对《阿凡达》《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的兴奋,也是在中很难重现的。 体现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对抗,可以只用几百字就让读者接受,但电影必须从人物身边的小世界开始,一点一点展现这个巨大的新宇宙。 这毕竟是一个地球远离太阳,人类住在地下城的世界,如此全新的观念和情景,必须给观众足够可信的线索,指引他去一点点接受。 因为电影要面对几千万观众,甚至是完全不看科幻的观众,而不是几千个已经对科幻完全熟悉的读者。 电影不能依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必须用清晰、明确、充满细节的画面和声音说服观众,甚至是让读者去联想其中的味道、温度、力量和速度。 因此! 这个题材还真不是谁都能碰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