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登基大典之前(1 / 3)

加入书签

时光荏苒。

转眼进入七月份。

离刘协九月初五登基为帝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这个时候,交州方面,在士武与刘巴的带动之下,交州各方势力均已表态归顺镇北王府。

现在或者说,该称呼镇北王府为大汉帝国了。

帝国周报现在称呼镇北王府都已经改了称呼。

即朝廷。

汉廷。

帝廷!

没有曹操他们玩笑中所说的天庭。

交州方面,哪怕是带头想要自立为王的士燮,也都表示了归顺镇北王府,拥护刘协为帝。

而且他的声音,后来还强过士武与刘巴所发出来的声音,大有谁敢不归顺镇北王府、不拥护刘协为帝,他士燮就跟谁急跟谁玩命的样子。

很显然,士燮这是想要补救他之前的过错。

但是错了就是错了。

士燮显然也太小瞧了镇北王府在交州的鸽组分部以及死忠卧底特工们了,诸葛亮他们最终在士武和刘巴的鼎力帮助之下控制了交州之后,士燮还是被诸葛亮他们给拿下了。

现在才发声支持?

晚了!

士燮这个拥有不臣之心的人留在交州,诸葛亮他们很不放心,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彻底收复交州之后,诸葛亮他们就把士燮他们押送回京了。

不过,诸葛亮他们带来的十万大军,却是留下了一个作战兵团在坐镇。

虽然已经彻底收复了交州,但诸葛亮、诸葛瑾和周瑜等人还是有些担心,现如今天下还未被彻底平定,有人会趁刘协登基之际,交州兵力空虚,来摘桃子。

很显然,诸葛亮他们担心的人,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人。

在收复交州之后,诸葛亮他们把交州府的那些作战兵团的府兵,收编为交州各郡维护治安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

做完这些,诸葛亮等人才北上。

与诸葛亮他们一同北上的,还有交州的各郡太守、各郡各县的县令以及交州各方大士族。

刘协的登基大典,他们是需要到天京去参加的。

各州的负责人或者负责班子、各郡的负责人、各县的负责人以及各州内的大士族。

可以说,刘协的登基大典,来参加的人囊括了天下所有地方大势力,是下沉到县的全国大事件,搞得异常隆重。

能不隆重吗?

这次的登基大典,不仅是刘协登基为汉天帝,还有甄宓被册封为一国之母。

即帝后。

与此同时,还册封三十六个帝妃。

还有一群郡主也将晋升为帝国公主。

此外,统一全国之战也接近尾声,论功行赏之下,这次各方大佬,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将不是以镇北王府的名义来任命,而是以大汉帝国的名义来任命。

也因此,在这次登基大典期间,大汉帝国将会诞生朝廷上所有部门官员。

乃至是,他们这些地方上的负责官员,在没有得到刘协的任命之下,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大汉王朝涅槃重生,新的大汉帝国新的气象,他们的职务需要得到刘协这个帝王的重新任命,这是帝国周报上明确告诉他们的。

由此也不难看出,刘协的登基大典,实际上也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回天京述职的转场活动。

进入七月份后,各州各郡各县的地方官员,心里都非常忐忑不安,他们被要求到天京去参加登基大典,而且无论是州府还是郡府亦或者县府,到天京来的负责官员,至少要有三个,县令府是三个,郡守府是五个,州府是七个。

这个队伍,非常庞大。

他们就很担心了,帝国周报上说了,参加登基大典只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刘协让他们这么多人上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目的,明确的在帝国周报上告诉了他们,第二个环节是他们要述职。

就算是述职,州牧、太守、县令这些负责人一个人来就可以了吧,为要求县令府要来三个主要负责的官员包含县令在内、郡守府要来五个主要负责的官员包含太守在内、州府要来七个人包含州牧或刺史在内?

他们害怕了。

刘协这是不一定让主要负责人述职的节奏啊。

亦或者说,一哥如果述职的让刘协很不满意,他的乌纱帽很有可能会不保,将一哥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同来的那几个人的其中之一。

去天京的路上,所有一哥的内心都很沉重,都很担心自己的仕途前景很堪忧。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恐怖的的帝王?

反正,在帝国周报的不断宣传之下,刘协的伟岸形象,近乎被神化了,在这个英明神武的帝王面前,他们别想算什么小心机小聪明。

很多一哥在去的路上,腿就有些发软了。

与之相反的,其他次要负责人的官员心里虽然也很担心,但更多的是兴奋。

进入七月份,不止交州的官员跟随诸葛亮他们北上天京,其他州的官员也都纷纷动身了,这还是因为河道解封了,帝国海运总署三支海运船队起到运送官员到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工作,才让他们那么从容。

若非有帝国海

。运总署在高强度运转,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