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渤海王(1 / 3)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否矛盾?
臣弟诗中说辛劳耕种的农夫饿死,是否在指桑骂槐,指责父皇无能?”
“放肆!”
汉灵帝大怒,这小子懂个屁?
居然如此曲解诗里的意思,实在让他忍不住大动肝火。
“……”
一旁的荀攸看着刘辩也忍不住暗暗摇头。
太弱智了!
相比起说皇帝无能,荀攸更忍不住用欣赏的目光看向刘协。
这位皇子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真的很不简单啊。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指责皇帝无能吗?
作为一个顶级智者,荀攸看到想到的东西很多,皇帝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却不是主要的。
就拿朝政来说,皇帝无法立自己中意的次子为太子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士族的势力太庞大了。
庞大到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
就像后世的山姆帝国一样,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在背后操控着国家,说句不客气的话,总统有时候都只是个摆设。
东汉末年的士族是吃人不吐骨的,它们在疯狂的压榨百姓,土地兼并,贩卖人口…成为无形中的国中之国。
朝廷方面税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地方上又多半是山高皇帝远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一大批。
科技落后,没啥化肥耕种可言,种子又不是后世高产的杂交魔稻,就算丰收放在后世也是低产。
再加上时不时的来一场旱涝之灾,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个问题,连皇帝有时候都无能为力。
很显然,刘协应该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才会有这么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而非骂自己的父皇无能。
“皇兄,你听过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这句话吗?
臣弟到底是不是在指责父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到底是什么意思,臣弟觉得,皇兄以后君临天下后,自会比谁都懂,比谁都感受得深切,臣弟就不班门弄斧给皇兄解释了。
至于父皇,更不需要臣弟解释什么,因为父皇英明!”
果然。
他并非指责皇帝,而是看出了士族危及社稷的问题。
荀攸看向刘协的眼神直冒星光,内心中更是充满了震撼。
此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才华横溢,目光毒辣,心智更是如妖!
若是让他登基为帝,那么病入膏肓的大汉,或许未曾不能一救……
呼!
汉灵帝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看向刘协的眼神满是欣赏与爱意,心里更加想立他为太子了。
“哼!”
刘辩的脸色就很不好看了,对方不仅成功的化解了他连翻的发难,更是恰到好处的拍了父皇一记马屁,他心里极不爽。
“咳咳…太子,朕觉得刘协虽年幼,但表现出来的能力,胜任一个小小的藩王却是绰绰有余,应该允许他离京就蕃,太子觉得呢?”
“…父皇英明!”
“……”
一旁闻言的荀攸嘴角忍不住狠狠地抽了抽。
皇帝这话可以说说得非常重了,甚至还带着几分威胁的味道。
什么叫胜任一个小小的藩王绰绰有余?
这特么的敢不答案,皇帝怕是会掀桌子把太子给废了啊。
刘协胜任藩王绰绰有余,那么他当皇帝也就不在话下了,敢不放刘协离京就蕃,那么迎接刘辩的,将是狂风暴雨。
刘辩此刻也怂了。
到底是大汉王朝的国储,皇帝话里深深地不满与浓浓的警告意味他是听懂了。
“那么太子觉得,就蕃之地选在哪好呢?”
汉灵帝看着刘辩,声音虽然很虚弱,但眼神却是很认真。
他是皇帝,是可以直接下旨做出这个决策的,此刻问刘辩,明显也有几分考校的意味。
“……”
刘辩忍不住一阵沉思。
刘协就蕃之地在他还没有君临天下之前,显然绝不能离京都洛阳太近,不然他的帝位会不稳。
也不能在富饶和人口人才多的地方,如长安、汝南、南阳、荆州、颍川、汉中、成都等地,否则刘协可能会迅速做大,同样也能够威胁到洛阳朝政。
但又不能太过贫瘠动乱,处在边疆附近,否则别人会说他没有容人之量想要刘协死,父皇也不会答应。
想了想,刘辩最终说出了一个吓到刘协的地方:“渤海郡吧!”
靠!
居然是渤海郡?
后世记载,刘辩登基后第一次册封他,就是册封为渤海王啊。
没想到他的到来虽然引起了一些蝴蝶效应,但很多事情还是朝着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