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风波起(1 / 2)

加入书签

见了下侯君集就要被撤职?

这玩笑开的也太大了些吧?在场的这些人,不说全部,起码也有一半以上都见过他。

不是他回长安的时候,而是之后特意前往大理寺见的,而且当时侯君集也曾愤愤不平的说过一些埋怨的话,只不过大家都没将其当回事。

看他,只是出于以前的那些情面而已,仅仅如此。

但是紧接着,众人却反应了过来。

李元吉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侯君集犯了军纪,打了皇上的脸,哪怕就算是处置,也不可能不让人去见。

况且房玄龄功高劳苦的,见上一面也不至于如此。

所以说,房玄龄肯定是在皇上面前跟侯君集求情了,不然的话,皇上是不会去动房玄龄的。

只是……

虽然大家都觉得程知节这货挺二的,但是在这时候,大家却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二货说的对。

原本以为作死是程知节的特长,没想到房玄龄竟然也能将作死进行的如此完美。

侯君集……

那可是侯君集啊!

侯君集是谁?

那可是敢公然违抗军令,硬生生将军纪言明的唐军带成土匪的家伙,虽然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可唐军职业化以来,皇上对唐军的期望是如何的?这一点还用去多说吗?

文武分治,他们这些以往手握军政大权的大佬们,现在都只能选择其一,而不敢去触碰另外一个层面。

即便是在内阁会议上,很多问题也都是点到为止,或者天马行空的提出一些想法,真正的操作,没人敢去伸出那个手。

连朝廷这个接触不到军队实权的地方,对于军队都是如此的忌讳。

侯君集这个掌握军权的副将,却愣生生的将朝廷倾力打造的唐军给带歪了。

老实讲,侯君集能活到现在,并且没有牵连到他的家人,大家都已经觉得挺意外了,别说去替他说情,就是去见他一面,其实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行了,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得到了答案,程知节满心佩服的驱散了众人。

虽然这幅姿态很是让人生厌,恨不能上去给他两脚。

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多少人能打过他,而真正能打过他的尉迟敬德,现在正在太极宫门口呢。

禁军统领,啧啧……

问题到了这里,基本上也就算是到了结束。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到此也就没有后续了,若是陛下不念及旧情,怕就不是只罢免吏部尚书这么简单的事了。

同时,得到了答案的众人,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

以后别什么事动不动的就去替人求情,特别是这种触碰到底线的事情。

侯君集若是犯了别的事情,那么大家拼着危险也会求个情,可他是要带乱军队风气的。

一但陛下同意了,那其他的将领该怎么看?以后唐军的军纪还要不要了?又拿什么去威慑那些军人?

求情只是个小问题,但是这事却是个大事。

……

众人离去之后,皇甫无逸倒是没有走的那么快。

稍稍慢了两步,登上了同样不慌不急的马周,低声道:“你说房相怎会犯这样的错误?难道他不清楚侯君集都干了些什么事吗?”

“房相跟侯君集的关系可没那么好,连张亮都没站出来替他求情,房相又怎会做这种糊涂事呢?”马周缓缓的摇了摇头,对于这事他却并不紧张。

在镇北的时候,马周就跟着李元吉了解分析了不少当时朝廷的重臣,包括了他们的过往以及性格,做事的习惯以及手段。

房玄龄可不是程知节那种大智若愚,深藏智慧的人。

他是那种拥有大志向,却懂得隐忍,始终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众人面前的那种人。

说白了就是要用这种人,就必须在他身边放一个互补型的人才,房谋杜断就是这么来的。

难道将两个人拆开来用就不行了吗?当然不是,拆开来用,那就是两个绝顶的天才。

一个拥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会看不清如此严重的问题所在?

“你是说他是有意跟程知节学的?”皇甫无逸愣了下,但又有些想不明白。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在我看来,他根本不用这么做。”马周点了点头,同样也想不明白。

“是啊,房相负责的是文官,跟那些武将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房相遇事不是召开内阁讨论,就是去找陛下汇报,所有的事情从未有过自己做主,更未出现过决断的做法,他的确不用像程知节那样给自己找麻烦来自保。”皇甫无逸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这里。

如果房玄龄是那种过于积极表现自己的人,那么这么做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人时间久了,是会有野心的,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只能用一些别的方法来进行自救。

房玄龄虽然表现的完美,可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