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现熬蚝油,滴滴精华(2)(1 / 2)
质感粘如稠,色泽黑透金,味道闻起来咸香中透着海味。平淡的白水煮米粉,经过轻轻一搅拌,就生出无穷滋味,让人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吃得碗里比洗过还干净,林小麦眉开眼笑地放下碗,轻轻吐了口气:“哇,好吃。秋姐,这新鲜蚝油是怎么熬的?跟外面卖的相比,鲜味浓郁了不止一个档次,咸味稍为不足,相反会多了一些甜味,卖相也非常好,黑色里透着金。”
麦希明忍不住插嘴说:“既是自制的,自然和外面卖的风味不一样。如果批量销售的话,光是下了防腐剂,就足够扼杀许多细微滋味了。”
谁知道秋姐眼睛一亮,对着小麦比起了大拇指:“小麦年纪轻轻,是真的识家啊。我这道熬蚝油的方子,是按照十月初五街那间已倒闭了十年的老蚝油传下来的方子熬制的。你们还年轻,可能没有听说过老蚝油……老蚝油家的字号,可是比现存每一个蚝油品牌都要老,味道也是只要吃过都叫好呢。”
听了秋姐作为举例子举出来的品牌名字,竟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大品牌,林小麦震惊了,“原来是他们家……我听说过啊。那家的蚝油长期坚持真材实料,每年采购最新鲜肥大的生蚝熬制蚝油。但因为成本过高,且老板不擅经营,在苦苦支持了几代人之后,终于黯然收场。我不知道他们的牌子名字……没想到,竟然在今天吃到了?”
林小麦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忍不住咧开嘴笑了起来。
秋姐却是苦笑着,轻叹道:“你不知道他们的牌子名字也是正常,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名字啊。那家蚝油店,就在十月初五街角一处自有门面上,那店门口小得……步子跨大一点儿就直接经过了。因为是那边第一个做蚝油的,大家就尊称它为‘老蚝油’。后来他们最后一代是个女人,改行做了文职工作,就把店给关了,我从她手里买这张方子,也不过花了几千块……葡币。”
拿出手机来一换算,林小麦愕然道:“这么便宜……”
秋姐说:“做这老蚝油,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无非也就是八个字,真材实料,水磨工夫。选用的是每年九月到四月期间,在伶仃洋海域生长的最肥美的生蚝。开了壳之后下锅煮出鲜味,期间经过三过竹箩,把里面的蚝壳残渣过滤干净,再入料入砂锅细细熬煮,期间灶前不离人,人眼不离火。直熬得两眼赤红变成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了,就能得到这天然浓缩精华蚝油了。冷却之后直接收瓶密封,冷藏存储,送礼自用两相宜。你们现在吃了这味道,那我问一下两位,为什么这么好吃的蚝油……最后会闹得失传?”
麦希明想了一想,说:“撇开营销方法手段不谈。就品质而言,这老蚝油虽然鲜美,用料也够足,然而口味上跟现在的人口味有比较大的差异。就连秋姐你自个儿也没有多大信心,所以给了我们两个食用选择,要不是林小麦看出是自制的话,换了我,也许就直接用鱼汤了。”
秋姐眼底闪过一阵不明的光亮,说:“是的。你们知道当时阿淑把方子卖给我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么?她说,你要这条蚝油方子又有什么用?口味都过时落伍了,人们现在不喜欢吃啦。是我自己难舍旧情,才一意孤行买下来,又占用了这地方的便利,来熬煮老蚝油。日后等我守山不做,这个老蚝油就真的是没人吃啦。”
眼睛盯着只剩下个碟底的蚝油,麦希明手指轻轻叩击着桌子,慢慢地说:“时间在变,人的口味也在变……就像我之前提起过的茶膏一样……如果想要把它复活,应该要做口味上的改良。而幸运的是,信息爆炸和物流发达让人们的见识更广,口味更佳兼容并包,换句话说……我们的客户群体会更大。”
林小麦眼珠子转悠了几圈,有点不敢置信地,试探着对麦希明说:“老板,你对这老蚝油……感兴趣?”
秋姐提醒地说:“如果是从前那是很简单的事啦,不过现在有点麻烦哦。这些生蚝都是老四那边的渠道帮我们拿的,现在……没有这支歌唱啦!”
麦希明说:“生蚝喜欢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伶仃洋的生蚝运过来,是有点儿欠新鲜了。不知道龙巢岛对出海域出产的生蚝,能不能符合秋姐要求?”
秋姐一愣,闭着眼睛思索想象了一会儿,迟疑道:“还真没试过。不是吧,麦总,不是吧,你在龙巢岛上也有合作伙伴么?那地方的海鲜和腊味都很出名的哦……”
很是有些自豪地扬起了下巴,林小麦笑道:“不能打包票……不过我们在努力。秋姐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琢磨一下。我听到有那么一种说法,每个菜系里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油,川菜的红油,京菜的香油……粤菜的话,就非蚝油莫属了。尤其是传统的主食里,经常用的一种吃法,就是蚝油干捞。比如说我们面前这道米粉,其实就是用了白汤煮软了,老蚝油一捞,就是千般滋味出来啦。说不定之后我们还能找到更多适合老蚝油搭配的主食?”
忍不住双手合十在胸前,秋姐嘴角笑意越发浓了,“阿弥陀佛,承你贵言啦!我自己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老蚝油啊,来来,你们要不要带两瓶回去试试?稍等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