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粥行新路,花海寻虾(1 / 3)

加入书签

一时之间,林小麦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掩饰般地把玩着垂落胸前的长发。麦希明说:“池叔,你意思是说……他们其实都是有公司统一雇佣的?然后做成了中式粥包,兑水量贩?”

池叔说:“没错。所以啊,他们量大管饱,个人是比不了量贩的。说句不好听的,从前阿叔也去帮过一段日子公家饭堂,也煮过食堂早餐粥水档。明炉档口,一排五个大铝锅煮过去……五毛钱一份白粥,一块钱一份皮蛋瘦肉粥。不过,好歹也是明火煲的粥底,正经粮食火候做的白粥瘦肉粥。也是一样四点到岗六点开窗供应的……没有见过现在这种环境。”

麦希明疑惑的目光,就看向了林小麦,林小麦低声道:“我们这边许多单位有食堂的,从前基本上都是单位自己经营的,真正字面意义上的‘大锅饭’……一般食堂供应三顿饭,早六午十一,晚饭四点半……现在基本上都改私人承包啦,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

摸摸下巴,嘴角带了一丝笑意,想到了好笑的事情,林小麦说:“嗯,我们市里就有一个高校如今仍然保持自己经营食堂,因为味道太好,被戏称‘吃饭大学’……我给他们的公众号编辑过文章,好多毕业多年的老校友投稿回忆,第一件事就是提到学校食堂琳琅满目的早餐品种咧……我还记得其中一篇文章,那位老校友今年都花甲了,还一字一句详细记录他十八岁那年考上大学,第一次出门,第一天进了学校食堂,被吃饭大学的早餐品种惊得掉了筷子那出洋相劲儿……”

池叔插嘴道:“喂,我去的可不是私人承包的那种黑心饭堂!正儿八经是做单位临时工的……解决社保问题。不过你说的也没错,食堂确实很赚钱,再赚钱,早餐档一样是走的薄利多销路线,还是要老实煲粥煮面……搞半成品包装,就有些过分。”

说了半天,不免有些丧,林小麦忽然坐直了身子,提高声音问池叔道:“池叔,既然你说你的徒儿们是做游客生意,挤得你没生意做。那么你现在难道打算一直守着这地方吗?是不是就有些……太浪费你这一身本事了?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是抱着金饭碗等着饿死啊?”

池叔脸上闪过一丝不虞,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最终千言万语化成一声叹气。

麦希明眼珠子一转,一拍船舷:“山不动我动,水不转人转啊……池叔,刚才我算了一下,你做一碗艇仔粥,大概是花15到20分钟时间……不算熬粥底备料的话。你也会看着不同地方来的客人来用不同做法,这明明很是会招呼客人了嘛。”

林小麦眼前似乎闪过一道光,樱口欲动:“对呀……树挪死人挪活。艇仔粥也好,花尾渡也好,做的都是河上行船过江,货运走客的生意。从前没有交通路网,岭南地方河网发达,所以才有了艇仔粥的兴旺。现在时代变了,就该与时俱进啊……既然这条河上的游客吃的也就是个氛围,不在意味道,那么池叔可以到那些……仍旧需要你的地方去!”

不管是写字楼的白领也好,还是骑车穿梭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一天下来都有个统一的模样——忙到想死......

业绩压着,客户催着,老板脸难看,兜里钱咬手,于是一天下来手脚不停,很多事情都已经不需要过脑子,直接就是靠着肌肉记忆和环境记忆来完成。

对他们来说,吃饭就是让自己能继续工作下去的一个必要步骤。至于吃的什么,味道如何,都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坐下来,端起碗,尽快把食物塞进嘴里。然后站起身子,继续去靠着肌肉记忆和环境记忆去完成一天的工作......

他们没时间欣赏明炉靓粥,没功夫了解蝶燕双飞,更没可能去品味美食之中带来的意境。

可是.......

当真有一碗靓粥,在夜半时分被他们囫囵吞下肚后,或许能有机会,让他们的胃口给他们已经不关注这一切的脑子提个醒——今晚的粥,好像还不错?

然后,这个不错,会吸引他们再来一次。依旧是囫囵吞枣,依旧是行色匆匆,但是.......

那回味的几秒钟,会不会让他们,稍微宁静一点,稍微松弛一点?

稍微......开心一点?

麦希明看了林小麦一眼,眼神里写满了赞许和赞同,点头:“她说得没错……一道美食,要有人吃才有生命力。艇仔粥开到岸上去,开到城里去,现在保鲜技术发达,活鱼运输,不难吧?菜品保水,不难吧?一个冰箱就能解决的事情……至于鸭蛋鸡蛋相调配,完全可以在家里送出去……生意好了,这点味道,才能真的久久流传啊……这就是山不转水转啊!”

池叔眼底不知什么时候,燃起了火,“从前也有人这样提议过,我总觉得艇仔粥离了艇仔,不像话……其实牛杂车似乎也是这么个道理?最早的牛杂,只是用个担子挑了在码头叫卖,后来渐渐才有了牛杂车……再后来登堂入室,开起了明炉牛杂档,俨然就是能够撑起门面的了……”

看着远处嬉戏热闹的河面,林小麦说:“我记得从前学过一句话,要到真正有需要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