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4)
从上面叙述中,可以很清楚看出吴玉花的性格缺陷。比如小心眼、爱猜疑、爱嫉妒、对人有些冷酷无情,但这些都应该理解。以后听她说,她不到一岁就被送回老家,从她开始懂事,就没有爸妈的概念,只有爷爷奶奶。至于爷爷奶奶和她是什么关系,她当时太小也理解不了。再加上把她送回老家,奶奶好像也不太情愿,当时生活苦,多个孩子就多份吃食。又因为她太小不能和大人一样吃糖咽菜,要给她好的吃食。听她说,在家的那些年,奶奶所能做到的就是让她不被饿死。我算了算,她在农村老家那段日子,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吴玉花说,平常日子奶奶管得很严,大部分时间都把她关在屋里,不让和村里其它孩子玩。奶奶说,她要负责任,怕在老家出什么事,就没法和她妈交待了。
在老家她妈每月给奶奶寄五块钱,算是她的生活费,每次寄钱来都是奶奶最高兴的日子,这天也一定给她做好吃的。以后日子越发艰难,奶奶好像又改变了主意,希望她在家多呆几年,因为每个月能有五块钱。不止一次对好她说,叫她多在老家住几年,“只要你住在家里,你妈才给我寄钱……”
奶奶说。
“所以,”吴玉花说,“咱凭心而论,要不是奶奶为那五块钱,可能七八岁就能被我妈接回来了。可因为奶奶不让,也可能我妈图省心,多在老家呆了好几年,奶奶说,不就上学嘛,村里也有学堂,在村里也照常上!把我送到学校,又不放心,成天盯着我,家里活一忙就不让上了。成天跟着她……”
吴玉花说:“你想想,一个从小没跟亲妈长大的孩子,都十几岁了才回来,对她妈能有感情吗?我妈也一样,生下来就扔给奶奶,很自然也就不亲我了。我回来已经有好几个妹妹了,光她们就够她忙的,那里还顾得上我!”
我说:“这些你都知道,还这么恨你妈?”
她说:“也不真恨她,就是成天被一种情绪困绕着,觉得她很不顺眼……”
我说:“以后就好了!”
她说:“那里还有什么以后,咱都结婚了,和她就没有关系了!”
还是不能原谅她妈。
就是说,吴玉花性格的形成和她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至于嫉妒刘秀英是这种生活环境的衍生物。
她和刘秀英差不多时间进厂,也和我和郝强似的进厂就住同一间宿舍。刘秀英家庭情况比她家好,人又生得漂亮,平时穿的用的都比她好,又和郝强搞对象,吴玉花不嫉妒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刘秀英本身也有缺点,这也是吴玉花看不起她的原因,这些,咱后面再说。
当时,真没时间了,你也看出来了,这些都是结婚以后吴玉花慢慢和我说的,有些是我瞎琢磨的。当时,真没功夫说这些事,一门心思只想着结婚,而且越快越好。至于那天晚上吴玉花和我说的那些事也觉得无所谓,母女之间磕磕拌拌在家村也是常有的事,女人都这样,这些我早知道。吴玉花可能压抑太久了,发泄发泄也是人之常情。
其它的没多想。
好事也接踵而来,正如父亲说的正式工还真分房子,登记不到一个月房子就下来了。当时西厂区宿舍楼盖了两栋,本来不指望,听说已经住的差不多了。谁知,还剩下一户,像是故意给我们留的,吴玉花分房的分数又恰巧够上。厂子都这样,管女的不管男的,就分给我们。虽然楼层不大好,一楼,东户,夏天潮湿冬天不见太阳,但因为前面有个小院子,也能弥补这些不足。都很高兴,尤其父亲自从分了房子,成天笑哈哈的,嘴巴就没合上过,他再也不用在家给我盖房子了!
我呢,也算完成任务。
“这到底省下多少钱呢?还拣了个正式工儿媳妇!”父亲高兴的像个孩子,在村里那个吹呼呀,不回家都能感觉到。不出正月就把家具做好了,我和吴玉花也没闲着,就是那时学会粉刷的。趁着星期天把房子粉刷一新。父亲用拖拉机把家具拉来,安置好,又在院里种上石榴树,新结婚的都这样,只要有地方都栽棵石榴树,是多子多孙的意思。
这才兴高采烈回去了。
结婚也很顺利。按风俗房子拾掇好以后,父亲和我到吴玉花家“要媳妇”本来想的她妈可能出点难题,比如要点彩礼钱,要点东西什么的。没想到她妈非常痛快,不但什么也没要,对我们的举动不非常奇怪,说:“怎么——还要‘要媳妇’?不是登记了吗,还要什么要?搬到一起不就行了!”
弄得父亲一点准备都没有,忙说:“这可不行,咱这是明媒正娶,怎么也得举行个仪式!”
她妈说:“这我可管不着,其它的,你们看着办吧!”
和吴玉花商量,她也没主意,说,“别管那么多,就快结婚吧!”她确实等不及了,我就很惭愧,替她难过了好几天,这话由她说出来,真的不正常。当时,在农村,有的地方还有哭亲的风俗,新媳妇出嫁临出们都要哭几声,表示对这个家恋恋不舍,当妈的也要哭几声,表示对女儿恋恋不舍。当然,也因人而异,有的哭有的不哭,走个过场。可听说,也有办的挺大的,哭的悲痛欲绝,说越这样越说明母女感情深——这娘俩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