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娘亲的信(2 / 3)
许多。
......
天刚蒙蒙亮,两年轻人就早早起床了。
来到灶房,一人负责烧火,一人负责炒菜烹饪;悲苦的人生阶段却也蕴含友谊与温馨。
烟囱升起袅袅青烟,雄鸡报晓,新阳初升,薄雾渐散;今天又是一个明媚晴朗的好日子。
做好饭菜,将之盛入碗碟,妥善装进木桶里;带上纸钱、香蜡等祭祀之物,静儿要先去拜一拜爹娘。
两人爬上东山,行至白色的雪树下。
摆好饭食,点上香蜡,焚烧纸钱;女子跪着这座低矮的坟默默言语良久。
最后才缓缓叹道:“爹,娘,你们放心,女儿,会好好活下去的”。
李坤也对着坟墓敬道:“孙叔,陈姨,静儿是我的好朋友,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你们放心吧”。
烧完祭祀之物,再度陪坐坟旁许久,两人才缓缓离去。
一棵大树后面,李婶探出头,望着两人下山的背影,轻轻一叹:“孙哥、莹姐,你们安心去吧。静儿做了我的儿媳,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的。
......
李坤仍在好朋友家帮衬,打扫卫生,整理小院,翻新漏雨瓦片......,夜晚仍老老实实住在客房。
夜深人静,天空无月,暗风轻吹,似山雨将至。
女子房间里的灯始终未熄。父母逝去,她怎么可能睡得着。
静儿不孝,连爹娘最后一面都没来及见到......
想着,想着,泪水又在眼角滑落。望着墙上挂着的字画,字体秀丽精巧,十分雅致。这是母亲在她十岁生日时送给她的。
母亲喜欢写字画画,读过很多书。书房内,时常充满墨香,是附近村社有名的才女。村中邻里好友写了信,一般都会请她润色。静儿在其母亲的教导下,也熏陶了一身书香。
翻身下床,走到梳妆台前。轻轻打开抽屉,将母亲曾经写的书信拿了出来。
这是写给静儿的信。其母亲性格含蓄,对于女儿少小不懂事犯的错,一般都会用书信的方式表达。
让孩子看了,便于深刻记住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这是我九岁和别人吵架的事吧,静儿拿着信看了起来。信中书写的一句句话语,犹如母亲健在,正耐心的教导自己。
看着,看着,眼泪又开始流淌。
这些信,现在都已成为娘的遗言了。女子伤心的哭着。
凄清哭泣,屋内的空气都在悲伤。朦胧泪眼,一遍又一遍看着这些遗言。
忽然间,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遗言。
娘临终的时候,一定说过什么遗言;女子心惊。
“李坤!”孙静大声喊道。
“怎么了,静儿”,青年立即回应,从客房奔了出来,连关切道:“没事吧,别害怕”。
女子急忙问道:“我娘临终前留下什么遗言没有?”
李坤瞥见好友哭花的脸,明白对方刚哭过;沉吟半秒,慢吞吞道:“陈姨没说什么遗言。那个时候你都被抓了......”
听了此话,女子颓丧几分,但还是再度问道:“真的?”
青年点了点头。
女子的情绪再次跌了下去。不经意望了眼旁边的书房,怔了一秒,再次有了一点希冀。
娘对我说心里话,一般都会写在信里。
女子连忙跑进书房,将书桌上的一盏照明火灯点燃了。仔细翻看桌上堆着的书册,渲纸;之前打扫房间的时候,她还没来得及翻看这些东西。
李坤看见静儿进入书房,心中不由跳了跳,因为其母亲就是死在书房内。
死得很怪异,并没有吐血;可见凶手做事干净利落,且必是一个修行者。
李坤也走了进去,默默的站在一旁。
娘一定给我写了信,一定写了啊,女子心头哭泣着。
翻找许久,都没有于书本堆中找到“写给静儿”,或“写给女儿”字眼的书信。
只是找到了一封“致青羽城城主关明关大人”字眼的信。想来应该是娘替别人写的信。
静儿看见不是写给自己的,也就没有多管,另去翻找其它的书册和信纸了。
找了许久,许久。
足足有三个时辰,山头的天空已泛鱼肚白,天快亮了。
女子颓丧的坐在满地书籍中,再次凄悲的哭了起来。
“静儿,你还好吧”,守候一夜的李坤,轻声道。
女子抹了抹泪水,道:“谢谢,让我静一静”。
青年轻叹,离开书房,前往灶台,自去生火做早饭。
书房内,只有低低哭声回荡,空气沉重压抑。
女子低着头,默默哭着;目光扫过眼前这堆书信,心中更觉悲痛。
就这样哀哭了不知多久,忽然看见一个日期:五月十八。
这个日子正是“渔鸥村”的农忙节,且前一天女子才刚被人抓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