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的土地房产大佬岿然不倒(1 / 2)

加入书签

张全义,按时兴的话说,绝对是个“大V”,名动四方的业界大腕,呼风唤雨的经济领袖。

自唐末到后唐,其历三朝皇权更迭——加上黄巢大齐政权的话当是四朝,张全义由一介草民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土地房产大佬,周旋于军爷、政客乃至天子身边,游刃有余,岿然不倒。

作为由平民转变为土豪的张全义,面对世事变迁、风云变幻,他始终牢记一条原则,握紧手中的两把剑,一是财富,二是女色。有了这两样利器,他自任你城头变换大王旗,我自畅通无阻,无往而不胜。事实也确实如此。

先看他是怎么发迹的。

张全义,祖籍山东鄄城,地道的农民,世代在泥土地里刨食。唐末的时候,张家坟头冒出点青烟,张全义做了张家三代唯一最大的“官”,当时的职名叫“啬夫”,字面翻译就是“农夫小吏”,说白了,大约近似现在的村官。这期间,没人拿正眼瞧过他,据说,县、乡两级领导还时不时地拿张全义开涮,村官当得很闹心。

人贵在有志气,张全义不认命,他坚信凭自个儿的聪明脑瓜,还怕弄不成大事,做不了人上人!

像乱世许多投机钻营分子一样,黄巢聚集人马要推翻唐朝,小小村官的张全义觉得这是个改变命运的契机,毅然加入其中,甘愿替黄巢牵马拽镫。很快便得到了黄巢的赏识信任。

黄巢气势如虹,一举拿下唐都长安,信心满满地宣告建立大齐政权。张全义自然也分得一杯羹,一杯肥美甜香油汪汪的大碗羹,被任命为大齐王朝的礼部尚书(人事组织部长),专管高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免。

可惜大齐天不假年,黄巢没多久就被唐朝官军剿灭。张全义见势不妙,部长也不干了,立马掉头跑到河阳(今属河南孟县),屈身投靠到唐朝军阀诸葛爽的麾下。经诸葛爽举荐,当上了泽州(今属山西晋城)刺史。

找个靠山真难,经营巩固个靠山更难,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随时会打乱你的如意算盘。不几天,诸葛爽死了,军政权力一股脑落到儿子诸葛仲方手里。老部将里有刘经、李罕之这么两位,谁不服谁,为争夺洛阳的控制权纠缠不休,动起干戈。

李罕之占了上风,打败了刘经,并放言要一举拿下大本营河阳,连诸葛仲方一块儿干掉。刘经慌忙派张全义去带兵抵御。

张全义权衡半天,我才不当炮灰呢,他带上人马来到城外,不仅没与李罕之交战,相反笑盈盈握手,称兄道弟结为同盟,反戈一击挥师进攻河阳。谁知这回张全义失算了,李罕之经不住刘经打,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张全义拉上李罕之向晋王李克用求救。在李克用的支持下,最后撵走了诸葛仲方和刘经,李罕之如愿得到河阳,而张全义的收获是,当上了河南尹。

经历过几次折腾,张全义发现,这官场真是波诡云谲瞬息万变,没有一个坚实的实业做基础,眼前的一切说完就完。他相信只有钱才能使鬼推磨,其他都是闲的,当下决计,走自己务实的兴业发家之路。

在河南尹任上,他开始经营农业,在貌似造福一方民众的名义下,大肆为自己聚敛钱财。没多久,他就成了富可敌国的大财阀、大土豪,成了任何政客都不可小觑的角色。

财富就是资本,财富更是话语权。做了富豪的张全义,再面对不管职位多高的官员,任谁都得拿他高看一眼。但张全义没有被财富冲昏头脑,他很清醒,那些大人物瞧得起他,是瞧得起钱而不是他这个人,明儿个成了穷光蛋,再去看,谁都好像压根没见过你,不知你姓甚名谁。

既然财富是人们追捧结交他的前提,那么取悦官僚、巩固财富地位,就是头等大事。怎么办呢?张全义根据人性的弱点,总结得出结论,土豪要长期生存,必须紧紧握住两把剑,一个是堆积如山的真金白银,另一个就是摄人魂魄的妙龄女子,财色是对付官僚政客最有效的两件武器。

作为河南尹的张全义,当时毕竟身在李罕之的地盘上,所以头一个要把李招呼好。甭说个人间的馈赠了,多年里,李罕之的军饷,都是由张全义承担的。只是李罕之这位爷,实在让张全义伺候不起,军饷拿去不用作治军,全让各级军爷给挥霍掉了,队伍涣散得毫无战斗力。张全义一看,这是无底洞啊,自己掏腰包养了一群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和懒汉呀。趁李罕之出兵晋州、绛州,张全义索性端了李罕之的老窝,由河南尹兼任河阳节度使。

凡军阀官僚,你喂它吃喝可以,但谋他的地盘他立马就会翻脸。李罕之见张全义趁人之危跟他玩釜底抽薪的一套,当然红眼不干了。他向晋王李克用求助,打算灭了张全义。可李罕之哪里想到,张全义早准备了后一手。当时中原势力最强大的是朱全忠,就是后来篡唐建立大梁的朱晃。张全义用钱财开道,早早疏通依附了朱全忠。借着朱全忠的鼎力相助,张全义的河阳毫发未损。

张全义清楚,朱全忠这位爷也不是白让你依靠的,没有点干货供着,他能甘心做咱的保护伞吗?朱全忠势力大了,一直谋算着废了唐皇帝,自己坐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