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四十五章 兵战两川(4 / 5)

加入书签

上,经遂州(四川遂宁),到达成都。

刘廷让与曹彬率步骑两万,自归州沿长江西上,水陆并进。归州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宜昌秭归县,这里也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

宋军进入三峡,接连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寨,杀死后蜀的将领南光海等人,歼敌五千余人,活捉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等人,夺取战舰二百余艘,俘获水军六千多人。

瞿塘峡,窄如走廊,两岸高山夹江对峙,所以又叫夔门,这里是宋军由三峡进入蜀地的大门。宋军在距夔州三十里处舍舟登陆,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很快打到了夔州。

驻守夔州的是宁江节度使高彦俦,他告诉副使赵崇济、监军武守谦道:“大宋军队远道而来,利在速战,不如坚壁以待之。”要求大家拖着坚守不战。

但是这个监军武守谦不服气,私下带了一千多士兵杀了出来。结果,两军一对阵,蜀军就败了,转身都往城里跑,宋军在后面紧追,城门还没来不及关上,宋军就冲了进来。

守将高彦俦奋力作战,身受十几处伤,判官罗济劝他逃回成都,高彦俦不愿意,道:“之前我已经丢掉了天水,今天又守不住夔州,纵然蜀主不忍杀我,我又有何面目见蜀国父老呢!”

罗济道:“如果不回成都,那只有降了。”

高彦俦道:“降也不行啊,我一家人都在成都,如果我降了,一家百十口就全完了。所以,今天只有一条路可走,只能为国捐躯了!”说完,将节度使大印交给判官罗济,穿戴整齐,望西北再拜,登楼纵火自焚而死。

整个卫蜀战争,牺牲的将领只有高彦俦一人。李太后当年特别看重高彦俦,说永远不会背叛蜀国的只有他。不幸言中,只有他一人抗战到底,其他一律降了。

刘廷让非常钦佩高彦俦的忠义,占领夔州后,他派人找到了高彦俦的遗体,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东路宋军势如破竹。“蜀兵所在奔溃,将帅多被擒获。”万州(今重庆万县)、施州(今湖北恩施)、开州(今重庆开县)、忠州(今忠县)四州刺史皆降,峡中郡县都被宋军一一攻下。

刘廷让入城后,按照宋太祖的训示,将官府仓库中的钱币、丝织品全部赏给军队将士。宋军诸将都想通过大肆杀戮,来发泄自己欲望,都监曹彬严令军队,禁止烧杀抢掠,宋军所到之处,始终秋毫无犯,蜀地军民都感悦听命。

赵匡胤听说此事后,高兴地说:“我的任命适得其人了!”,特地下诏褒奖曹彬。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说,“太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

乾德三年(965)正月,刘廷让率军到达遂州(今四川遂宁),遂州知州献城投降。

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已兵临成都城下。

孟昶无计可施了,“益惶骇,问计于左右。”

有老将出主意道:“如今之计,只有出重金,收买勇士,对抗大宋军队。”

孟昶伤心道:“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养了四十年兵,这么不禁打,都败了,现在还要招募新兵,谁还能打?

让孟昶没想到的是,自己败就败在“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上面,后蜀兵将过惯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日子,军队渐渐丧失了战斗力,早已忘了如何打仗。

面对如狼似虎的宋军,蜀军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一座座看似牢不可破的天堑险关,在宋军这里,就好像纸糊泥塑的一般,被宋军轻而易举地给攻破了。宋军斩关夺寨,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蜀军一败再败,败无可败。

主降派李昊劝说孟昶封好官府仓库,主动投降,孟昶无计可施,只得听从了他的建议。

“降吧!”为避免蜀中百姓再遭兵燹之灾,孟昶命宰相李昊草拟降表。李昊曾在前蜀做过宰相,前蜀投降时是他写的降表;在后蜀也是宰相,现在还是他写降表。

老百姓听说又是李昊写的降表,都乐了,当晚偷偷地给他家送了个匾:“世修降表李家”,挂到他家门口。

◆孟昶投降

《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后蜀富而不智,两代亡国。

乾德三年(965)正月十三日,王全斌在剑门关代表大宋皇帝接受了降表。

孟昶家中有两百多口,他在降表中提了三点要求:

一、能够赡养七十多岁的老母;

二、保护祖宗山陵;

三、得到封号。

王全斌马上给赵匡胤打了报告。

正月十九,王全斌带军来到成都。

从大军出发,到后蜀投降,宋军只用了六十六天就灭掉了当时中华大地上最富有的一个割据王朝。后蜀四十六州,二百四十县,五十三万四千户,全部纳入大宋版图。

在位三十一年,四十六岁的后蜀皇帝孟昶举行了隆重的投降仪式,他自缚出城请降,王全斌也全权代表大宋朝廷安抚了孟昶。

孟昶还不放心,派了自己的弟弟带了降书,亲自到开封,向赵匡胤“奉表求哀”,请求赵匡胤一定要优待他们一家老小二百多口。

赵匡胤很快回书道:“自求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