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工作中挨骂(5 / 7)
后,把昨天看书很迟,早上起床跑步的事讲给朱平听,后来蒋国昶进来了,朱平把这个事讲给他听,他说她神经病,师傅又说她这个性格象个小孩子。蒋国昶说以后嫁人了也还是小孩子样,大伙听了都笑了,木子李的心思不在这上面了,她在想有一次回家早上回来后看见沈国涛坐在二楼栏杆上吃饭,那个地方能看到厂子门口的人员进出的,于是她骑车出去或回来时,心里都很希望看看的,可总是一本正经的骑车,眼角的余光在看。很多次都能看到他。看到杨易平有时忧郁的样子,木子李心中就是很好笑的,凭什么要有心事,她会让自己很好的掩饰心事,怕别人笑话,所以和杨易平还是走得很近的,同时也是担心自己的脆弱被人看出来,装出什么都不在乎的。对于蒋国昶说的话也不觉得怎样,也还是跟着笑的。
有一次吃早饭时,刚巧碰到蒋国昶的,他帮木子李拿了油条和饭团,木子李吃了坐在沈国涛的旁边的,他也在那儿的。他问她:
“你怎么不吃稀饭?”
“嗯,不吃。”恰巧沈武也在,他问:
“你天天来这儿吃吗?”木子李故作惊讶地说:
“不是,难得来吃一次的。”也奇怪怎么会这样回答的,不难得,而且是常去的。
又一个下班后,木子李很是开心的换了衣服,便去外婆家。欧老师正把大门关上了,她笑着说:“欧老师,我运气真不好。”
“是啊,刚巧关上了大门。”木子李下了自行车,跨过了门槛,本来是直接可以骑出去。刚刚想过对自己说,不必再强迫自己遵守心中的愿望,在不冲动时,有理智时你竟管去实现好了。于是便勇敢地把眼光看向二楼,只见沈国涛赤膊坐在栏杆上,眼光看着前方的,木子李举起了手,他并没有看见,便失望的骑车向前了,甩甩头,好笑,有什么好记得的。
到了外婆家,小舅倒是在,没有出去,他还在放暑假的。前几天就说好一块去木子李家。坐上一会儿,外婆和二舅妈炒了菜,大家一块吃了饭,木子李和小舅便骑车出门了,这期间那钟顺禾也想来的。木子李不好说什么的,便缄口不语,主要是担心自行车带人那么长的路不放心的。到了浮桥旁,小舅下车买了香蕉,木子李把它放在自己的自行车上,还是她骑得多点。一路上,两个人交谈着,得益非浅。快到家时,小舅买了一包烟,木子李买了支雪糕吃,小舅也吃了,说是咸的,又换了一支,木子李笑他倒是有口福的。
到了家,木子李高声叫:“爸,妈,看我把谁给你们带来了?”
“是小舅舅来了,饭吃过没有?”
“什么时候来的”。。。。。。一连串的问题,小舅已二年没有去过木子的家了。木子李洗了脸的,又换了水,叫小舅也来洗下,后来大家坐在桌旁,哥说:“我还以为是谁?”
“你们是不是以为是厂子里的哥来了?”大家没有说什么的,木子李接着说:“本来厂子里有2角一斤的西瓜,我拿不动的,假如哥来了,就可以带来了。”
“带个屁,你不要对七对八,喊断命的阿哥”妈首先反对,木子李心中很是尴尬,连忙圆场说:
“我早已对他说过。我哥说是比笨。”大家都笑了起来了,木子李明白,那个真得是不可能的,便不再谈起这个问题了。后来公公来了,小舅便说起儿时的趣事,说小时候来大姐家,骑在公公的脖子上,胡须很硬,大腿都扎得很疼,说又不敢说的,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木子李也不例外,揉着肚子笑的。妈说木子一点也不爱打扮,穿着很随和,看着都要生气的,木子李说会注重的。大家说得兴高采烈,谈到当前的局势,当前的百姓生活,工人的生活,谈到中国的烟,外国的烟,谈到穿着衬衫,西装。谈到工作,木子李听得津津有味,想着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谈话的内容多着呢,为什么自己会陷入那种情感,好笑,你是否太无聊了。聊天到很迟,大伙才睡的。
第二天,和小舅去了镇上,给父母买了日用品,再是买了梨头和葡萄回来,在家里做上家务,便和小舅返回了。在回去的路上,木子李向小舅说起厂里的情况的,小舅说人与人之间要看人而言的,有的人不能开玩笑,有的人不要紧。
1991年8月5日下了班,天竟然下起了雨,本来打算去外婆家,于是便也没有去,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寝室里的,见杨易平的脸有过敏的,便陪他去医院打针了。下楼见厂车还没有开走,便坐厂车去安平医院,他们说这样的静脉注射没有这种针筒,便步行到中医院,也是因为很少碰到这种事,问东问西。在挂号处问了能不能只打一支针的,他们说能的。到了医生处,开了处方,那个医生长得高高大大的,看上去有点慌兮兮。到了注射室,一个秀气的姑娘给杨易平注射了,好大的针筒,那么粗,推进了杨易平的静脉,刹时血就涌进了皮管,有点吓人,杨易平把眼睛给闭上。时间过得好慢好慢,她的脸色有点发白。木子李心中也紧张,但还是强自镇静地安慰着她,说过一会儿就好了,好不容易注射完了,杨易平说她的手酸得要命,木子李扶着她的手,慢慢地走,来时是坐厂车来,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