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去五泄(1 / 2)

加入书签

1991年3月31日这天是休息日,木了李和杨易平两个人准备停当下楼,说好和铣齿组的沈利芳他们一块去的,结果他们先去了。碰到毕家定正在洗衣服的,上次开玩笑说要吃他做的饺子,这次毕师傅便说,等下一定要来吃饺子的,不到的话要打屁股的。于是说说笑笑一番。木子李和杨易平便骑车出门了,木子李心中那个气,对蒋国昶是愤愤不平的,本来也是说好一块去,结果去寝室里没有人了。这次一定要去五泄的。把自行车停在火车站脚下的,买了些香蕉、苹果、面包一些东西,便乘招手车到草塔,又坐天目山到五泄,买了船票就进去了。沿着台阶往上走的,有点气喘吁吁的,但还是觉得很是新鲜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连工作人员也给他们感染了,问她们是哪里的人,说是上江东和李村的。不读书了,在工作了。

船开动了,迎着风站立着,依山傍水的一条弯曲小径,直达那乘船的码头。船上很挤的,有很多种不同的口音,大山里,上海人,阿拉阿拉的。看两边的山,听着导游对沿途风景的介绍,那是上山龟,下山狮,这边象老僧入定,那边象猴子捞月,只要你有想象力,就是一种天马行空。大约行了十五分钟的路程,到了天一碧码头,随着人群跟着他们走。这一边柳树发出嫩绿的叶子,那一边桃花红了,脚边是细细的小溪,历历可见那水中的一块块鹅卵石,连脚步也是很轻松的。由大道转入幽境小道,穿过竹林,来到五泄禅寺,那是诸暨有名的古刹。据说建于唐元和三年即808年,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里面有十八罗汉,还有观音,金身塑造,形象逼真。

沿着台阶往上走,行人多,各色各样的糕点,琳琅满目的。木子李存了点小心思的,给买了点小礼物。碰到了沈利芳他们,仍很亲热的打招呼,可木子李从心里瞧不起他们。沿着山路往上走的,第五泄的气势磅礴,水声震耳欲聋的,有13米的落差,水花四溅,空气中都带有水汽的。吹在脸上凉凉的。第四泄的长龙,第三第二泄的迂回缠绵,第一泄的平和。连在一起就是一种震撼人心。

回来了,乘天目山回来,没有坐位了,因为赶时间,便站着回来的。怕杨易平难堪,木子李一路上和她聊天,头顶着山卡的顶棚,这个滋味太难过了。终于有人下车了,才有的坐了。

又到了外婆家的,在做清明果的,笑说有口福了,三姨在抱怨木子李,说她摆了两次夜市,都看见木子李在逛街的。木子李笑笑说我也是这两次逛街的。三姨说正巧的。当然不止这数的。

回了厂子,碰到沈国涛捧了个脸盆的,里面是洗好的衣服,说赶紧下来,要做饺子吃的。本来是打算去杨易平家的,于是便决定明天去。两个人上了三楼寝室的,洗了头发洗了澡,到男生宿舍去了。毕家定搬到外面了,沈国涛从三楼搬下来了。他们在门口,很热情的招呼:“进来坐进来坐。“都是沈国涛和毕家定两个人在忙的,看着他们和面,擀面皮的,包饺子的,这些木子李和杨易平没有接触过的,便问东问西的,他们也是乐于回答的。当然是毕家定做的大头,估计是时常在做的。沈国涛却是打打下手的。吃饺子了,两个人一盆的,说好吃的。沈国涛说:“你们不好吃也是好吃的。”“不是的,真得好吃的。”两个女孩异口同声的说,大伙哈哈大笑的。木子李问他们白天干了什么,沈国涛很开心的回答:“去城里吃了中饭的,洗澡看了电影,又睡觉了。还是我叫醒他的,让他好包饺子的。”于是大家吃完了饺子,都坐在床下,挺是拘束的,幸亏有章友的一只录音机在唱,才不会尴尬的。章友是后来才进来的,他问起那个永康家用电器在哪儿的,木子李听说了,大声地说:“公路边。”又说城里不大的,因为上次去温州路过的。沈国涛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表示惊奇的。估计也不好意思拆穿木子李的随口答话的。木子李还认为她的回答是对呢。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姑娘。后来毕家定又吹了笛子的,好听的。沈国涛说:“是拼了老命在吹的,左摇右晃的。“我们听了心里发笑,在口中说那是陶醉懂不。一番嘻嘻哈哈后,我们便告辞了,沈国涛此时才正面看了一眼木子李的,那个眼神充满着关注,没有一丝邪念。木子李心中有份紧张的。

第二天,木子李醒来已有6点十五分了,本想叫醒杨易平的,可想想又觉得不行,以为很想去她家里的,还是不叫的好。不一会儿,杨易平来叫她起床了。洗梳好便下去吃早饭了,刚在买菜时,厂长走进食堂,说中午有四五个客人要来吃饭的,木子李扭头看着,厂长盯了她几眼,把她吓得够怆的。心中想再盯着看,要心中发毛了。

没有热水打,便从那一排寝室骑过,谁知门都是关闭着的,其实是还早呢,木子李心中多么想再次看到那关注的目光。

去杨易平家,去李村的,要换乘三辆车的,方便是方便的,便也要好长的时间的。他哥新近订了婚,她妈妈也是很忙的。木子李心中想,作为女儿的朋友,儿了有了对象,她妈妈就不会很热情的。但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又去了杨易平的奶奶家,正在念经折元宝的,看上些时间,便也帮她折,再坐上一会儿,便又回杨易平家了。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