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没酒了(1 / 2)
随着羊伯符领兵入江都,整个江南军心涣散,魏禁所率领的偏师更是势如破竹,除了襄阳城,湖州全境已是悉数陷落。㈧㈠.%⒈Zw.
6谦和傅尘谋划的江南大业,轰然坍塌。
襄阳城,杜明玉坐困孤城。
当日,魏禁大军挥师,杜明玉临危受命,亲自坐镇襄阳,拒魏禁大军、只是如今襄阳未失,但是大江丢了,江都丢了,6谦死了,傅尘死了,大半个江南已经成了萧煜的囊之物。
大厦倾覆。
这城,还有守下去的必要吗?
似乎是没有必要守下去了,不说此时的满城军心浮动,就说用这满城将士换自己个后世忠义名声,是否值得?
有些心怀大志的读书人做得出来,可他不是那种人啊。
帝王将相们大抵也做得出来,可说到底他还是那个曾经想要兼济天下的寻常士子而已。
并未着甲的杜明玉身素装,此时端坐于书房,沉声道:“来人。”
守在门外的披甲将领推门而入,“都督。”
杜明玉轻声道:“去告诉魏禁的使者,他们的条件,本督答应了。”
将领脸上闪过抹震惊神色,欲言又止。
杜明玉挥了挥手,难掩脸上的无力神态,道:“本督心意已决,你去吧。”
在披甲将领离去之后,杜明玉拿下墙上挂着的长剑,缓缓拔剑三寸出鞘。
剑身泛寒光,寒光照人面。
杜明玉望着清凉剑身上的倒影,轻声自嘲笑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之将死,也为这满城军民百姓求条活路,就当是做回善事吧。”
次日,襄阳守将杜明玉自尽殉城,襄阳开城投降。
魏禁进驻这座百战之城,下令厚葬杜明玉。
——
深秋入初冬。
大约是今年的第场细雪,飘洒而落。雪花无声无息地在地面上、屋檐上、树上、墙头上,铺挂了层淡淡的素白,如披丧服,白茫茫片。
东都城外,东江大运河码头。
支浩大船队缓缓靠岸。
满船皆缟素。
当那个消息传来时,整个东都城都震动了,在这个本该庆祝齐王殿下凯旋的日子里,东都城不见半分喜色,处处挂白幡,与白雪相映,格外凄凉。
风雪如晦,满城权贵身着白衣出城三十里,尽数立在码头前,为蓝玉和徐林同样身披麻布所制成的丧服站在队列最前面。
蓝玉望着那口由名甲士抬下船的漆黑棺材,以及棺材两旁同样身着白衣的萧煜萧瑾兄弟二人,沉默片刻,沉声开口道:“拜,叩。”
所有人瞬间跪倒。
名甲士抬棺前行,萧煜扶灵。
蓝玉跪倒,沉声道:“二拜,叩。”
脚步声、叩头声、风雪声。
“三拜,叩!”
三拜之后,百官起身,蓝玉快步来到萧煜身后,轻声问道:“殿下是去萧府,还是宫城?”
萧煜手按在棺材上,轻声道:“生于斯归于斯,去萧府吧。”
蓝玉应诺,提前步离去。
当萧煜扶灵回到萧府时,萧家人已经全部汇聚于此。
林银屏、陵安公主、颜可卿、萧茹、萧羽衣、萧公鱼、大管事。
丫鬟仆役同样身着白衣,分列两旁。
当看到萧烈的棺椁之后,啜泣声四起,众妇人瞬间哭成片。
棺椁放入已经布置好的灵堂,萧煜负手立在堂外风雪,缓缓闭上眼睛。
萧瑾站在萧煜身侧,低声道:“陵寝刚刚开始修建不久,怕是尚不能下葬。”
萧煜闭着双目,平静道:“父亲是将近人仙大圆满的境界,遗体不腐不朽,就把青景观修葺下,暂时停灵在那儿,现在不是遍地流民吗?征调十万民夫,全力修陵,此事由你负责。”
萧瑾低头道:“诺。”
萧煜挥了挥手,萧瑾退下。
大管事过来,见到萧煜脸上难掩疲态,担忧道:“老太爷去了,少爷年幼,临近冬季,太太的旧疾又有所反复,老爷还要保重身体才是。”
萧煜忽然道:“有酒吗?给孤……给我拿些酒来。”
大管事面露迟疑之色。
萧煜不容质疑道:“去。”
大管事无奈离去,片刻后给萧煜送来壶上等花雕,因为方璇是江南人士的缘故,萧府上下用的最多还是这花雕酒,几十年来从未变过。
丧葬期间不许饮酒,可是萧煜今日却不想守这个规矩。
不是他对萧烈犹存怨气,实在是心有千言万语,不知说与谁听,唯有付于酒而已。
萧煜斜靠在根廊柱下,给自己倒了杯酒,三指捏住酒杯,缓缓转动。
呵!自己现在也算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妇人们的小祭告段落后,林银屏作为当家主母安排好众事宜之后,来到萧煜身旁,小声道:“切都安排好了,你就放心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