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陵之战(上)(1 / 2)

加入书签

简五年,六月初六,魏禁调集了两万五千骑军,从襄樊城出,路奔袭江陵。㈧㈠.ん⒈Zw.

马蹄轰隆,尘土飞扬。

此次由西北军副帅诸葛恭亲自领兵,诸葛恭地位虽然不如魏禁,但是跟随萧煜的时间最久,资历最老,出身和才能都只能算是平平的诸葛恭也随着战功累积升至前军都督,也曾亲自领兵数万,甚至在魏禁抵达蜀州之前,蜀州大小事务都是由他言而断,堪称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这次魏禁身为主帅要坐镇襄樊,那么领兵突袭江陵的担子就落到了诸葛恭的身上,毕竟在第次南征时,萧煜在湖州设江陵行营,并任命韩雄为两襄总兵官,诸葛恭为江陵总兵官,可以说江陵在不久前还是诸葛恭的驻兵所在,对于这儿,诸葛恭熟悉无比,从这点上来说,诸葛恭也是此战的最合适人选。

诸葛恭身披重甲,马当先。

这战,即在意料之,也在情理之,所以便是毫无悬念的死战。

双方在距离江陵城外二十里处不期而遇,两万五千骑军对阵六万步骑大军!

两万长途奔袭而未经休整的西北骑军面对六万养精蓄锐的大军,没有丝毫畏惧,先以弓弩抛射,箭矢如同滂沱大雨而落,布阵迎敌的步军瞬间便有数百人箭倒地,西北军的骁勇彪悍在这刻显露无疑,占据了先机的西北军在两轮抛射之后开始变阵,由先前的松散阵形骤然收缩至楔形阵,然后如同把尖刀,沿着弓弩打开的缺口径直凿入,行云流水,在这冰冷战场上展现出堪称华丽的战争艺术。

这其实是草原骑军惯用的战术,在过去的数百年,草原骑军能三番五次地叩关南下,绝不仅仅只是因为熟谙弓马这么简单。般而言,草原骑军先是松散阵形以游猎姿态蚕食、撕裂敌方阵势,然后再以密集阵形的冲锋来锤定音,彻底分割战场,在被分割出来的小战场形成局部的压倒性优势,最后便是“分而食之”。

西北军本就对老对手的这套手段十分熟稔,在萧煜入主都之后,又有相当部分的草原骑军被融入到西北军,由此便衍生出这套西北军版本的游猎战术。虽然不如真正草原骑军那般炉火纯青,但是对付从未见过如战阵的江南大军,却已经是绰绰有余。

随着诸葛恭的变阵冲锋,步军军阵有了短暂的混乱,不过未等敌军主将做出调整,诸葛恭的骑军已经是将这处阵形彻底撕裂,从分为二,根本不给敌人补救的机会。

诸葛恭如今身为从品都督,已经是实打实的大人物,本没有必要身先士卒,但这次他还是坚持披甲上阵。当然他身边的扈从亲卫据绝对不少,众铁甲将他紧密护卫其,诸葛恭在轮冲锋之后,毫无伤,抬起手臂再次做出变阵的手势。

刚刚凿穿阵形的骑军再次松散阵形,开始抛射。

这次领兵驰援襄阳的主将名为李唯亭,算是功勋老将,与诸葛恭的经历相似,出身江南士族的李唯亭能力平平,随着战功累计升至湘州总兵官,倒也勉强算是见过不少大场面,曾经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事,后被6谦收入麾下。

此番驰援襄阳,以他所部人马最多,故而被6谦任命为这六万大军的主将。

此时的李唯亭已经几欲抓狂,若是只有步军,面对这种战术,就好似是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打不到逃不掉,只能被对方点点蚕食。不过好在这次他手还有支两万余人的骑军,本来是想等到最后锤定音,但以当下情形来看,只能将这道撒手锏提前用出来了。

李唯亭有些难言惶恐的下令道:“传令下去,让两翼骑军策应,军收拢整顿阵形。”

传令兵应声而去。

就在李唯亭下令后不久,诸葛恭也同时现了位于两翼位置的骑军,这次他不再带头冲锋,而是在亲卫的护卫下,慢慢退出战场。

毕竟骑军大战不比骑军大战步军,后者是收割头颅,前者却是生死之战。

接下来西北军再次收拢阵形,与江南大军的两万骑军迎头撞上。

骑军对骑军!

诸葛恭脸色平静,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两军只要能正面对上,西北军便是先胜筹,这源自于西北军的强横战力。

几乎是个瞬间,双方就各有百余骑在两支骑军的巨大冲击下尸骨无存,有被长矛穿透的,也有被撞下马去,被马蹄直接踩成肉泥的。

凡是骑军冲锋,落马就意味着必死。

这轮冲锋下来,总得来说还是西北军占有优势,哪怕已经是支疲惫之师。

在两支骑军的战场之外,名负剑老者出现在李唯亭的身边,眯眼望向诸葛恭所在的方向。

老者的目光穿过层层战阵,落在诸葛恭的身上,轻声问道:“若是我能取下诸葛恭的头颅,这场仗你能不能赢?”

原本已经是焦头烂额的李唯亭眼神亮,斩钉截铁道:“能!”

老者点点头,反手握住背后的剑柄,向前踏出步,“那我就去杀掉诸葛恭。”

几乎就在同时,诸葛恭的身边也走出名泰然自若的道装老人,正是天玑峰主溪尘大真人,淡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